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 景徽的病,雅騷,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七月初五,張原一行進入山海關,分守山海關的兵部主事鄒之易是內閣次輔吳道南的門生,與張原自然親近,當晚鄒之易在官衙廨舍宴請張原、阮大鋮和朝鮮奏請使幾人,席散後又與張原、阮大鋮上山海關城樓品茗消暑長談,聽張原說起鳳凰山遇襲之事,鄒之易神色凝重道:“如履薄冰啊,所幸張修撰謹慎,調來了百名火槍手,錦衣衛也敢戰,又有武藝高強的護衛一舉擊斃賊魁,不然危矣!”又感慨道:“據我所見,今之遼東將領,平日不習戰,卻是狂妄自大,以為奴酋不足慮,累年以來,不修兵具,朽戟鈍戈,援急不足為用,金鼓幾於絕響,麾下士兵只作家奴用,極少訓練,甚至不能開弓,或開弓而不及三十步,一旦有事,這等兵將抵什麼用!”
這是爛到根子裡了啊,張原嘆息道:“李巡撫苟且偷安、張總兵勇而無謀,不出一年,遼事必壞。”
阮大鋮不大關心遼東之事,他與大明絕大多數官員和百姓一樣,不認為後金能對大明政權造成多大威脅,即便經過了這次朝鮮之行,阮大鋮這種觀念依舊沒有多少改變,最多是認為奴爾哈赤會對遼東有一定威脅,他最關心的是丁巳京察的結果,三月二十二他們離京之時,四品以下京官的考察已經結束,禮部主事丁元薦、戶部浙江司署郎中事陸大受、刑部郎中馬德灃、刑部主事傅梅、刑部郎中李俸、戶部郎中李樸這六位東林或者親東林的官員被革職罷官,另有幾位東林官員被降職或調離出京,東林勢力遭受重創——
但丁巳京察的重頭戲還在四品及四品以上高官的考察,這些官員的自陳三月初送到皇帝御前,並由科道官抄錄傳看,若有科道官認為哪個官員的自陳有弄虛作假、溢美隱惡之處,就可拾遺檢舉,如今科道官基本被浙、楚、齊三黨把持,三黨言官要借這次拾遺把東林高官盡數逐出兩京,從去年就開始收集不利於東林黨人的證據——
所以阮大鋮趁張原與鄒之易談論遼東局勢的間歇趕緊發問道:“鄒主事,不知今年京察大局定未?”
鄒之易訝然瞠目道:“是了,你二人遠在朝鮮,還不知道朝中的變局,唉,如今是群小在位、黨禍將興啊!”當即向張原、阮大鋮詳細說了丁巳京察始末,浙黨姚宗文、齊黨周永春指使吏科署科事左給事中徐紹吉、河南道御史韓浚以拾遺彈劾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翁正春、原禮部署部事右侍郎孫慎行、順天府府尹喬允升、原任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王圖、原任國子監祭酒朱國禎等東林黨大僚,還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孫瑋、詹事府少詹事錢龍錫這兩個親東林的官員都受到了拾遺彈劾——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且這還牽連到宗族,宗族中有作奸犯科的也要算到該官員頭上,所以一旦被拾遺,很難自辯,萬曆皇帝於四月初六將拾遺疏下發,喬允升免職、王圖冠帶閒住;翁正春、孫慎行、朱國禎回籍調理,所謂回籍調理是委婉說法,等於是變相免職;去年在梃擊案中已被貶為全椒縣知縣的東林干將王之寀再遭懲處,這回是直接免職罷官;還有,江西道御史孫居相被外調江西參政、吏科給事中姚永濟外調湖廣參議副使、山東道御史李邦華外調山西參議、兵科給事中熊明遇外調福建僉事,只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孫瑋、詹事府少詹事錢龍錫被留用,可以說丁巳京察,朝中東林黨的勢力已被一掃而空,三黨獲得了全面的勝利——
張原眉頭微皺,這個結果雖在他預料之中,但還是愀然不樂,東林中雖有敗類,但正人君子居多,三黨中固然有不少正直之士,但更多的是趨炎附勢之徒,不然後來也不會依附魏忠賢成了閹黨,以顧憲成、高攀龍為首的東林人在對國家弊政的認識上也遠比三黨深刻,後世某些人編造、歪曲史實把明朝滅亡的責任全推到東林頭上是別有用心的,提倡公天下、反對君主獨裁在四百年後也遭人忌啊,對此,張原有清醒的認識,但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