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節,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熱茶,正要端給蕭景鐸,卻猛不防被海棠搶了過去。
“秋菊姐你累了一天了,給郎君送水這等瑣事就交給我吧。”海棠得意地端著茶具,轉身就要往東廂走。
秋菊自然不肯,追過去和海棠搶,其他四個丫鬟也圍過來,各勸各的。向來安靜的清澤院還從沒見識過這等陣仗,蕭景鐸在屋內感到頭痛。
簡直夠了,他就不應該帶這些丫鬟回來!
六個丫鬟在院子裡吵成一團,身後的門卻突然開了。她們懵怔地回過頭,就看到蕭景鐸站在門內,面如冰霜。
“要麼安靜,要麼離開清澤院。”蕭景鐸冷冷地說道,“國子監開學後我會住到學舍,在我留府的這段時間,你們如果不遵守我的規矩,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面。”
海棠等人立刻萎了,隨即她們反應過來,尖聲叫道:“什麼,郎君你不住侯府?那我們伺候誰?”
“這問你們自己,是你們要跟著我回來的。”蕭景鐸對海棠的心思不屑一顧,他說道,“我已經和祭酒說好了,開學就搬到國子監,無論你們都有什麼心思都最好歇下。我最後一次奉勸你們,儘早另尋高枝。”
第34章 書院
國子監坐落在皇城裡, 北邊是皇宮, 南邊是順羲門, 東邊是右衙, 可以說被全國最惹不起的機構包圍,唯有西邊的安福門可以供學子們往來。
作為大宣的最高學府,國子監開學自然不同尋常。第二波晨鼓的鼓點剛剛落下, 長安各坊市的坊門將將推開, 一架架馬車便魚貫而出, 最終彙集在安福門外。
國子監一年只招三百人, 這些子弟可謂非富即貴,其中國子監又分六館, 分別是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其中書學、算學、律學培養書寫、算術、律法等專才, 另外三個卻是培養通才。
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主要研習儒學經典, 其中又屬國子學為貴。國子學置生七十二員, 取三品以上子孫;太學置生一百四十員,取五品以上子孫;四門學置生一百三十員, 取七品以上子孫。若有才學出眾的寒門子弟,也可由地方官舉薦, 推薦入四門學就讀, 不過可想而知, 這種人是極少的。
蕭景鐸進入的便是國子學。宣朝三品基本便是最高官職, 一品、二品多賜給病故或者致仕的老臣, 多是虛銜, 真正在朝掌權的都是三品官,而國子監國子學只允許三品以上子孫入學,可想而知條件有多麼苛刻。蕭英的官職雖然還不夠三品,但他有爵位在身,乃是正二品,所以蕭景鐸入國子學的資格是夠的。
定勇侯府的馬車將蕭景鐸送至安福門後便停了,不光是定勇侯府,其他人家的馬車也多止步於此,再往後就是朝廷重地,朝廷命官尚要步行,官眷的馬車怎麼會被允許通行?和身邊依依惜別的學子不同,蕭景鐸毫無留戀地辭別定勇侯府之人,大步帶著書童朝安福門內走去。
那日拒絕老夫人塞書童之舉後,蕭景鐸隨後就去西市買了個書童回來。蕭景鐸問他名姓,這個人只是搖頭,後來蕭景鐸乾脆讓他姓蕭,取名林。蕭林話不多,多數時間都悶不做聲,但是辦起事來倒十分利落,蕭景鐸暗自滿意,便從人牙子手中將他買下。
蕭景鐸本來打算自己背書,卻被蕭林強行搶去,蕭景鐸也不堅持,自己樂得輕鬆。
進入安福門後,第一眼就能看到國子監。此時的國子監人來人往,到處都是生氣勃勃、綸巾束髮的年輕人,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希望盎然。蕭景鐸的心情也不知不覺變好,他嘴邊帶上笑意,快步朝國子監走去。
蕭景鐸是第一年來國子監,手續要繁雜些,不比返學學生的輕鬆隨意。這些手續按理該由家人陪著辦理,勢力再大一些的人家乾脆讓下人代勞,但是蕭景鐸卻是其中的異類,所有事情都自己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