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節,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繡,也曉得光靠三個人,繡一年也繡不完那麼大的屏風,“這……可怎麼辦為好?”
“刺史不必憂心,成都府繡娘心靈手巧,能人輩出,想必很快就能學會。只要能完成聖人的千秋禮,我願意送縣裡的繡娘去成都,好讓她們協助刺史。”
“好!”戎州刺史走過來,重重拍了拍蕭景鐸的肩膀,“你有這份心,我記在心裡,到時候一定會如實稟報成都刺史。”
戎州刺史當然知道,在這個當口上,這三個會雙面繡的繡娘就是無價之寶,現在蕭景鐸願意讓出來,就算只讓出來一個,也很難得了。
“不敢當。”
當日戎州刺史留了蕭景鐸一天,第二天才親親熱熱地送蕭景鐸出門,蕭景鐸一離開刺史府,就立刻快馬加鞭,朝晉江縣趕去。
等蕭景鐸回到縣衙已經是日落時分了,秋菊等人一聽到院外的聲音,立刻朝外跑出來:“大郎君,你回來了!”
陳詞等人也相互攙扶著追出來,目帶期待地看著蕭景鐸:“蕭明府,刺史怎麼說?”
“刺史同意了。”
陳詞等人立刻露出笑來,這段時間蕭景鐸已經把周家母女接到縣衙裡住,聽到蕭景鐸這樣說,周阿婆雙手合十,嘴裡不住唸佛:“佛祖在上,我老婆子活了一輩子,還從沒想過能給宮裡繡東西,真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蕭景鐸之前就和她們漏過口風,雙面繡極為難得,說不準可以作為貢品上貢。在百姓心裡皇帝就是天,能送到宮裡給各位貴人用,這件事是求都求不來的機緣。但是蕭景鐸出於謹慎,即使心裡十拿九穩,嘴裡也沒有說得很絕對,所以蕭景鐸出門這幾日,周家母女和陳詞一直在縣裡戰戰兢兢地等,渴望蕭景鐸能說服刺史。現在聽到蕭景鐸給了準話,她們可算放下了心,立刻歡呼起來。
見到她們這樣高興,蕭景鐸也含笑看著她們,等她們鬧完了,蕭景鐸才說:“周阿婆,過幾日刺史或許會派人來接你去成都府,你可願意?”
“成都府啊……”周阿婆顫顫巍巍地扶著女兒的手,她早就聽說過成都府的繁華,現在竟然有機會親自去見一見,她哆嗦著手心說道,“老婦人願意,只是,以老婦人的身體,不知道還能不能撐到成都府。”
“自然是你們母女同去。”蕭景鐸說,“若是之後你們願意,那就留在成都府吧。成都府蜀繡發達,你們又有雙面繡傍身,留在那裡更好。”
同樣在朝為官,蕭景鐸太懂其他人怎麼想了,依他猜想,恐怕等周家母女到達成都府後,成都府的刺史一定會想盡辦法將人留下。蕭景鐸和刺史都看到了雙面繡背後的價值,如今世上只有三個人會雙面繡,若是周家母女到了刺史眼皮子底下,成都府會放人才有鬼了。
蕭景鐸料到了,但卻並不想多做限制,其實平心而論,以周家母女的手藝,她們待在成都發展空間會更好。而且這件屏風並不是一兩個人就能繡完的,周阿婆勢必要教會其他繡娘,好合力完成壽禮,到了那時,周阿婆有了傳藝之恩,手裡還握著雙面繡這門絕技,成都府不會虧待她們的,所以蕭景鐸大大方方放了人,到時候只要周家母女願意,那就遷居成都好了。
這個道理周阿婆也懂,晉江縣內並沒有多少人買繡品,她們母女只能艱難維生,可是成都府卻不一樣,那裡錦繡發達,商貿繁榮,在哪裡,顯然她們能過得更好。
周阿婆心裡感動不已,她拉過女兒,立刻就要給蕭景鐸行大禮:“蕭縣令大恩,老婦人沒齒不忘……”
“哎阿婆……”秋菊驚呼一聲,蕭景鐸也連忙把人扶住,“阿婆,不必如此,你的手藝無雙,這本就是你該得的。”
好容易安慰好情緒激動的周阿婆,蕭景鐸鬆了口氣,讓秋菊將人送回後院。等秋菊和周阿婆走後,院子裡只剩蕭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