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節,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所未見啊!”
“正是如此。”蕭景鐸緩緩說出自己今日的目的,“刺史,若是我們在聖人的千秋禮中,加一扇這種雙面繡屏風,上面繡著我們劍南的山水,以表我等外官之心,刺史看如何?”
刺史已經意識到手中繡帕的意義,他再也坐不住,站起來激動地在屋內踱步:“對,屏風,這種繡法兩面都是一樣的圖形,繡在屏風上雅緻又好看,而且屏風是大件,肯定能引起聖人關注,到時候只要聖人贊上一聲……”
這樣想來似乎很美好,他們戎州立刻就可以從眾多賀禮中脫穎而出,可是刺史為官許多年,所思所慮要複雜許多,他擰著眉想了好一會,最後搖頭道:“不妥,此法雖然出其不意,但是成都府一定也會送蜀繡,保不準裡面就有屏風。我們不可搶成都刺史的風頭,這是官場大忌。”
這個道理蕭景鐸當然懂,戎州雖然地理緊要,但是放在劍南道里,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小州。官場裡最忌諱屬下搶奪上官的功勞,若是他們偷偷摸摸地獻上雙面繡,讓劍南道最高官員,也就是成都刺史沒臉,那別說成都刺史,就是其他高官也容不得他們。
蕭景鐸早就相通了這一節,他不可能一個人佔盡所有好處,必要的退讓反而能贏得更多利益,所以蕭景鐸一開始就沒打算將雙面繡撈到自己身上,他出發時就想好了,要將雙面繡獻給成都府,讓成都府出面來置辦山河屏風,這樣一來,功勞和風頭都是刺史的,蕭景鐸表面上看雖然吃虧,但是有了頂頭上官的賞識,這可比虛名有用多了。
但是蕭景鐸明白這個道理,卻不能自己說出來,不然會惹戎州刺史忌憚。等現在戎州刺史說出來這層顧慮後,蕭景鐸才彷彿才反應過來一般,說:“還是刺史想得周全。可是就這樣放棄太過可惜,依下官之見,不如我們將這種繡件送到成都府,讓成都刺史出面置辦雙面繡的大件。而且成都府盛產絲帛,繡娘也多,遠比我們自己置辦要便利。”
“也對。”戎州刺史重重一拍手,行商最忌諱吃獨食,官場也是如此,做下屬的繞開長官自己吃肉是大忌,但若稟報了長官,和長官一起獲利,那就是大功。
“對對對,成都府心靈手巧的繡娘那麼多,讓他們繡肯定更好,我們隨便分攤些小件就夠了。”
就是這個理,到最後整個劍南道都受益,遠比他們自己吃獨食要安全。蕭景鐸又說:“刺史,既然要交到成都府,那麼屏風上只繡戎州的風景就不妥了。若不如,我們送一架千里江山屏風給聖人好了,每一扇用雙面繡繡上各地風光,從塞北到嶺南,從江陵到劍南,以恭祝聖人治世有方,千秋永固,你看怎麼樣?”
“好主意!”戎州刺史也是文人出身,他的思路也發散起來,“到時候讓各州出幾個善畫之人,將各地風光畫好,然後送給繡娘去繡。到時候屏風擺出來,一拉開就是千里江山,正反皆同,何其壯闊!對了,最後還得讓成都府刺史題詞……”
“刺史。”蕭景鐸笑著打斷,“不能題詞。”
有畫就要有詞,一般在畫上題字的都是位尊之人,蕭景鐸卻說不能題詞,這簡直頗為冒犯。戎州刺史愣愣地看著蕭景鐸,過了片刻,恍然大悟:“對,不能題詞,要送到長安,留給聖人或者宰相題!”
蕭景鐸的主意可以說極精巧又文雅,給聖人呈江山屏風,不是褒揚勝似褒揚,這可比尋常賀壽用的金銀玉器強多了。戎州刺史激動不已,當時就想套馬去成都府,他臨出門前,突然想到哪裡不對:“唉,這種繡法有誰會繡來著?能繡好一整扇屏風嗎?”
可算問到這個問題了,蕭景鐸心裡笑了笑,面上卻一點都看不出來:“這種雙面繡是我們晉江縣裡的一個阿婆琢磨出來的,目前,只有三個人會。”
戎州刺史倒吸一口涼氣:“才三個人?”即使他不懂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