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驚魂!驚魂!
梅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驚魂!驚魂!,重返2000:大國機長,梅子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邏些機場31號跑道五邊。
此前,在莫尚雲教員的保證下,徐蒼還是上座打算試一試這海拔超過一萬英尺的機場到底是怎麼個樣子。說實在的,徐蒼雖然嘴上說得擔心,實際上,那也僅僅是說說而已,從心底裡,他的確不覺得高高原機場能有多可怕。
上座之後,前期的程式操作跟普通航班是一樣的,而如莫尚雲教員說得那樣,只是在開始做進近準備的時候按下高高度著陸電門即可。
邏些機場跑道足足有四千兩百米,已經比肩了不少樞紐機場的跑道長度了。
這倒並非是邏些機場的航班量有多大,或者機場等級有多高。不少高高原機場,即便本身規模不大,但跑道長度都會建造得比較長,原因就在於高高原地區空氣稀薄,在同等條件下,起飛和剎停的距離要比平原機場長很多,所以高高原機場必須要將跑道建得長一些,乃是客觀條件造成的。
邏些機場只有31號跑道有盲降,另一條對面的13號跑道只有VoR\/dmE進近程式。不過,徐蒼看過邏些機場的氣象資料,一年四季多為北風,所以大部分時間只會用到31號跑道。可能是出於成本考慮,邏些機場才只建造了一邊跑道的盲降。
都說高高原,高高原,具體邏些機場的高體現在哪裡呢?
大部分平原機場截獲下滑道的高度基本是在一千兩百米,低一點的九百米,高一點的一千五百米,基本就是在這個區間。但是邏些機場截獲下滑道的高度是五千四百米,稍微比對一下就能知道這個高高原機場的難點在哪裡了。
五千四百米的高度,有些進近區域設定得比較低的地方可能都還沒有轉到進近管制頻率呢。而且在這個高度下,飛機的各種效能遠比低高度要差,這就導致在高高原機場執行時飛機的很多操作比之平原機場是做不來的。
徐蒼有些心理上的準備,但是不代表在生理上也有準備。
由於在進近尹始按下了高高度著陸電門,這就導致飛機座艙的增壓邏輯發生了改變。在下降過程中,飛機的座艙高度逐漸向著著陸機場的海拔高度靠攏,以致於在截獲五千四百米的最終進近定位點後,增壓系統已經調節座艙高度接近一萬英尺了。
“邏些機場跑道足夠,一會兒進跑道時能量要足,當然了杆要頂住,進場高度不能高,速度做得稍大一點兒就行。這邊機場海拔太高了,推力衰減非常快,加油門要果斷,收油門要謹慎。咱們飛機的渦扇發動機本來加推力都需要一個過程,更別說在一萬英尺的高度了。在低高度,尤其是轉入目視階段期間,但凡是感覺能量不足或者飛機沒勁,那就不要猶豫,把油門補上先。一旦在低高度讓飛機真正形成了過快的下沉,那再補油門就沒用了。”
“還有就是在拉平階段,邏些機場跑道長是長,但是寬度相對來說是比較窄的,而且31號跑道五邊臨近跑道頭的地方是一個明顯的下坡,所以在進入目視階段後,單從目視參考上容易給你一種飛機偏高的錯覺。不過,以你的技術下降率應該控制得會比較好吧,這種視覺上的差別相比不會給你造成太大的障礙,我就是提醒你一下。”
在五邊開始下降的階段,莫尚雲教員還在孜孜不倦地給徐蒼講解一些著陸要點。這右座要是一個副駕駛或者年輕一些的機長,莫尚雲還是掰開揉碎地講。
雖說有標準操作手冊裡提及了著陸手法,但是實際上,每個飛行員的著陸手法都是不一樣的。甚至說,飛行員判斷飛機在五邊的相對位置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
在平原地區,很多手法是通用的。但是在高高原地區,有些手法就容易出問題了。比如,一些飛行員由於無法透過身體的感覺來體會飛機本身的能量,他們只能依靠速度這個簡單的標準來判斷。
可實際上,速度這個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