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輩子,東北稻米,因為溫度低生長期慢,味道比南方的要好。北方的氣候與上輩子的東北相近,連土壤也相似,種稻谷應該也不差的,一些靠近水源的土地可以開墾成水田種稻谷。
土地挖成溝壟更利於糧食生長,蓄水池、漚糞池得建,那些滿地的糞便讓奴隸清去漚肥,即改善了生活環境,又為作物生長添肥添料。
引水渠得先挖好,水車也得開始建起來,不然真等到天干旱年再建就來不及了。
他後院的木匠作坊已經擴充套件成有十幾個木匠的成熟作坊,石匠作坊也幹得如火如荼。
裴三郎從手裡的地中挑了座離京城最近的莊子,準拿拿它做改造建設工作。
那莊子佔地百頃,有湖有河,還有牧場,水土豐茂,因為離京城很近,離有野獸的山林遠,沒有高山,有的也只是小山坡,藏不了什麼野人,安全上就還好。出城半天時間到莊子,往返也方便。
裴三郎想說幹就幹,就想帶著作坊和戰奴們出城把莊子張羅起來,然後,他被鎮國夫人和老鎮武侯兩口子聯手按住了。
老鎮武侯的腿傷好了,落下點後遺症,走路有點瘸,但拄上手杖就還好。那手杖雕得精美,再渡上層銅,很是氣派。
裴三郎很注意給他收拾儀表,鬍子修剪整齊,頭髮梳得頭光水亮,大皮裘穿上,整個大佬氣場十足,看起來比他前四十年前都威風。
老鎮武侯還無師自通,學會了用柺杖當武器。戎馬一生的老鎮武侯,哪怕腿傷了,人過中年被稱上一聲老字了,但其實就是個四十多歲的魁偉漢子,還是滿身彪悍的漢子。
不過,彪悍的人不等於無知無畏。
老鎮武侯告訴裴三郎,“雖然冬天看起來好像什麼都讓雪蓋住了,但山裡還是能刨到些吃食,最難熬的是正月過後的兩個月。山林裡能找到的食物,早在入冬後的幾個月被找來吃光了,草木沒發芽,莊稼還種不下去,很多野人熬過冬天的寒冷,也熬不過正月過後的青黃不接。餓急眼的人,比野獸還狠。你有金子都救不了命,他們不要金子,他們只要吃食。”
“入冬後,奴圈裡的奴隸都遷去莊子,所有人拿起武器備戰,不然,一旦讓野人進入莊子,那是見什麼吃什麼,食物不夠就吃人。”
“現在地都還凍得僵硬,你現在去莊子也翻不了地,老實留在城裡。”
裴三郎很愛惜自己的小命,在他爹的敦敦勸阻和他孃的摩拳擦掌下順利被說服。
他去不了城外,就抓緊時間搞作坊生產。
紡織作坊要上春季新品、夏裝也可以先設計出來的;木匠和石匠作坊可以先把工具打造起來;糖廠嘛,沒有紅糖缺原材料,目前能產的就是麥芽糖,主要是供給留京的那些貴族官員和豪商鉅富之家。裴記糖食的牌子得到大家的認可,已經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戶群,銷量還是挺不錯的。
他趁著有空,把馬鞍作坊和紡織作坊也抓了把管理,給他們上上發條,新款馬鞍設計出來了,經過反覆測試改良,也可以排產了。從這一批的馬鞍開始,就會有專屬的銅牌編號了,五百具銅馬鞍,賣完就沒有了,再出就是下一代的新款馬鞍了。根據編號,甚至可以追溯到歷代主人,這樣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具馬鞍都有獨一無二的意義,都可以拿來傳家,就像英國那些老派的貴族家庭,什麼老爺車呀,什麼古董呀,是祖上的誰誰誰用過的,這就是家族普系傳承,是貴族底蘊的象徵。
獻給天子的十具金馬鞍,同樣也是編號的,款式是一樣的,但就不能統一五百具都是一個外觀了,在金片裝飾的鑲嵌上做了改動,十具馬鞍也分成狩獵騎馬實用型,以及像禮物那樣裝闊呈氣派用的,再有就是純觀賞型,連寶石都鑲上了,做成真正意義上的,天子的每具馬鞍都是獨一無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