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奴隸是不能識字的,他們能學的也就是作坊裡需要用到的,需要他們幹活的。
裴三郎教的阿拉伯數字、簡單的加減法和常用漢字,他們都能學,但也只在作坊裡用,算是自成體系。
望公他們來參觀的時候,見到那些報表,跟看天書沒區別。這大概就有點像裴三郎剛開始上課時,看到他們的文字一樣傻眼。
裴三郎說是他自創的,還用普通語和他上輩子的家鄉話讀給望公他們聽。
他們的表情也跟聽天書一樣,然後問作坊管事,管事們也聽不懂,於是,大家就一致無視了他,只當作小孩子搞怪,故意亂髮音逗人玩。
紅糖這東西加工沒什麼技術難度,有柴有鍋就能熬。三個小夥伴雖然沒有四處宣揚熬紅糖買賣的事,但架不住他們不是當家人,家裡還有其他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又有自己的家室,什麼弟媳嫂子們又有親戚,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甘柘能熬紅糖了,還賣得特別貴。南地的一車甘柘拉到京城買了五百文一車,比細糧還貴。
今年因為有南方來的稻穀衝擊細糧市場,細糧掉到了四文錢。
於是有拉甘柘來賣結果因為壞得太多,虧本到跳護城河的。也有拉紅糖來賣,無視作坊門口貼出來的禁制仿用他招牌的告示,假冒他的裴記紅糖的而下獄,最後花了百倍獲利賠償再加一筆贖金才從大牢裡出來,又虧得要在他作坊門口上吊,然後被戰奴打得半死,差點就真客死他鄉的。之後各種x記紅糖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那些紅糖的質量也是好壞不一參差不齊,有些連甘蔗渣都沒濾乾淨,還有些是把壞甘蔗一起族進去熬又因儲存不善,吃壞了別人的肚子。能在京城裡買糖的,都是有一定錢財地位的,有些甚至是買去送人的,甚至有因為吃壞肚子拉痢疾把人家的嫡子給拉沒了的。
最讓裴三郎感到可怕的就是,有些人熬出來的紅糖裡還掉有蟲子。糖甜嘛,他們又不注意衛生,蟲子來吃糖,就一起混在了糖裡。
京裡的紅糖賣出問題,望公又特意來親自查過裴三郎的作坊,甚至還查過小夥伴們運來的紅糖原料。
裴三郎當初擬契的時候就跟他們寫得明明白白的,怕他們為了多獲利去低價收購別人的廉價價賣給他賺倒手錢。
魯二郎可以賺毛皮倒手買賣,那是因為毛皮以次充好不會死人,這個……把長公主吃到拉肚子試試看,看天子會不會把他們全部剁碎了餵狗。
食品買賣,寧肯賣斷貨,千萬別貪別人家的黑作坊廉價貨。
裴三郎聽到這剛起的糖業各種亂象,又特意把那三個小夥伴們叫到作坊來參觀他是怎麼管治的,之後,又帶他們去看他是怎麼驗糖的,把他們所有的僥倖都給掐得死死的。
想以次充好,試試看過不過得了驗收那一關。驗出以次充好來,這買賣以後就沒得做了,兄弟也別做了。內供的糖敢搞這個,誰敢繼續當兄弟做朋友。
裴三郎管不到別人賺黑心錢,他自己是卡得嚴嚴實實的,寧肯多增加很多很多的成本。
京裡連續鬧出好多次吃到黑心糖的事後,貴族們也不敢再隨便買其他人的糧,吃來吃去,還是裴三郎這裡的內供糖放心些。
於是裴三郎對外銷售又漲了一波價,依然供不應求,畢竟是吃鮮吃食嘛。
過年了嘛,裴三郎不能只賣紅糖,於是又做了些麥芽糖、米花糖、綠豆沙糖。包裝都是統一的彩釉陶甕。這個時代的陶器大多數都還是不上色的,也挺粗的,但已經有染料,宮裡也有彩釉的陶器。
他上輩子那世界非常聞名的唐三彩就是彩釉陶,就是燒出陶器後,再刷層顏料多燒一次窖的事。造出來卻很精美,很受追捧。包裝效果,在哪個時代也都是很有用的。
裴三郎把上輩子集敬業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