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種荒的情況。

劃地,一個人最少都是十畝地的標準,一荒就是十畝,想讓他們開荒就更不可能了。

那些勤快的,在有畜力的情況下,一個人能種到十幾二十畝地,甚至更多,起早貪黑地幹。

裴三郎把收集到的情況拿小本子記著,等後面再解決。

總體上來說,扣掉那些荒地,每個村子還是有餘糧產出的。

裴三郎他們走走停停,在經過五六個村子以後,遇到了開荒隊。

開荒隊分成伐木工、木材運輸工、修路工、開田工等。

先是伐木工把樹砍倒,那些樹都是百年木材,不可能扔在地裡不要,會經過簡單的粗加工,再由搬運工運到鸞城作為建造房屋和傢俱的主要材料。

交通,是第一要素,伐木工把樹林子砍伐出來,修路工要修出一條足夠寬敞的商道,以保持商隊運輸暢通。

來往的商隊多,經常會出現兩支商隊錯身而過的情況,商道如果修窄了會堵,修的是雙行道。

交通是首要的,開路的伐木工跟開驛站和開田地的伐木工不是同一批,他們要先開通到鸞城的路,沿途的村子和驛站再由其它人慢慢開。

到鸞城的路已經修通了,驛站也都修好了。

裴三郎遇到的是在村子裡開墾田地的開荒隊。

他知道開荒苦,但見到他們開荒才知道有多苦。

這種積年的深山老林子,砍倒樹木運走都是輕鬆的。

砍出來的林子裡真是……什麼都有。

千百萬年積累下來的腐木落葉層,很厚,枯葉爛葉剷起來特別費勁,裡面還有很多埋在地下的死掉的爛樹木,又溼又沉,陷在泥裡面,根本拉不動,得拿斧頭劈開再運走。

埋在地下的爛木頭裡面讓生活在地下的動物做了窩,挖出成窩的蛇和老鼠很是稀鬆平常。

挖出來的森蚺那麼大的大蟒蛇拿來燉了吃肉,剩下的蛇皮,僅裴三郎看到的都有十幾張。

地裡還有很多石頭,那種很大的,需要用大銅錘砸爛了運到旁邊鋪成路或鋪圍牆,小的石也需要撿出來,不然挖地的時候容易磕斷鋤頭鏟子。

他們把地裡那堆積有一百多厚的枯枝爛木頭還有石頭等清理出來後,還要挖田。

水田不是天生就有的,哪怕是個水窪地,也需要壘田坎,太深的不能當稻田用,得用來蓄水做池塘,池塘也是要有田坎的。為了方便取水、洗衣服洗菜,還得用石頭鋪成臺階,不然一腳踩上去全是泥,還容易踩滑摔倒在池塘裡鬧出人命。

稻田,淺水坑得挖到適合栽種的深度,得修整出四四方方的稻田樣,方便測量和栽種,還得開渠引水,以保障耕種。

那些地勢較高蓄不了水的地方,開墾成旱地。

他推行的是蓄力耕作,哪怕是為了方便驢車拉糞,也得開出條能供驢車行走的道來。修路很苦,但是開好的地,以後種起來能省很多人力,大大的提高耕種面積,以保障糧食生產。這是一本萬利的事,得做。

地裡,碎石爛木頭又是一通清理。它比水田還多一樣工程,壘土壠。種稻谷,耕牛梨完地就能插秧。旱地,為了保障蓄水、蓄肥、防澇,要壠成長行,中間還得挖出土溝。

上千苦奴,投入到村子裡開地,哪怕是有騾車、獨輪車、滑輪等工具運輸,那也是很慢,也很辛苦的開荒活計。

這麼多人力物力投入進去,千辛萬苦開荒出來肥沃土壤,那些奴隸給他荒著養草!

那些奴隸還是參與過開荒的!

裴三郎氣得七竅生煙,真心覺得有些人當奴隸翻不了身不是沒道理。

很多苦奴不會種地,那都是莊子裡出去的莊奴教的,給了地,給了師傅,他們還荒著他的地。一個村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