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節,駙馬要上天,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千騎兵出行,三百去了朝城,路上折損了五百多人馬,比起出發時的預計損失要低很多。
他們打下過封地、劫過公侯府和貴族們的莊園,斬獲極豐,一些財物透過商隊、商務部帶了回來,還有一些輕便的金玉貴重物品隨身攜帶。
戰死在外的騎兵,都是就近找隱蔽的地方掩埋,立碑留下標記,留到以後再來遷墳。他們出發前領到南疆朝廷賞賜的土地、財物等,便是含有撫卹金性質。戰死的訊息傳回鸞城時,羽青鸞又走王府內庫賜了筆撫卹金,出征時打下公侯府得到的斬獲,或透過商務部、裴曦的商隊捎回鸞城轉交給家眷,或由孫密暫時保管,之後再輾轉送回交給其家眷。豐厚的撫卹金、戰獲以及南疆王和曦公的照拂,使得戰死者騎兵的家人能夠過得富足安穩,不會受人欺負。
千餘騎兵,每個人都風塵僕僕,身上的鐵甲是修了又修、補了又補,刀刃磨了又磨,他們出發時養得彪肥體壯,回來時個個滿臉滄桑,瘦得只剩下一雙眼睛泛著銳利的光芒,但那身從戰場中搏殺出來的肅殺氣勢,讓人望之膽寒。
羽青鸞收到戰報,親自到鸞城外迎接他們。
千餘騎奔行而來,見到羽青鸞的鸞駕,齊齊收韁勒馬,停下。
凱旋而歸的眾將士,見到自己的王親自出城迎接,激動得齊聲高呼,“王,王,王……”呼聲如雷,之後一起翻身下馬,行跪地大禮。
羽青鸞站在鸞駕上,抬眼望向這支勁旅騎兵,激動而感慨。他們活著回來了,不僅揚了南疆的威名,保下了朝城,更是經過鮮血洗禮成為一支真正可戰的強軍。裴曦的游擊戰,成了!
她拱手作揖朝他們行了一禮,說:“諸軍不負本王所託,不負南疆所託,請受我一拜。”
眾將士聞言,抬起頭,見到南疆王竟然朝他們行禮,頓時激動得黝黑的臉龐都擋不住紅光,一個個叩首,大聲叫道:“願為南疆王效死,萬死不辭!”
羽青鸞讓人牽來坐騎,騎馬與這支遠征歸來的騎兵一同回城。
他們為她效死,她亦當給他們該有的榮耀。
南疆遠征的兒郎們,活著回來了!
她父皇的天下,她一定會延續下去,絕不讓她的父皇因他們姐弟擔上亡國的惡名。
第233章
新年將至, 裴曦帶著羽九玄和羽焦明回鸞城,途經花丘, 住進花丘驛站。
早上,裴曦剛起床,還沒洗漱,南敏便向他稟報, 昨晚抓到一夥人。
裴曦嘴裡還含著牙膏說不了話,心想:“是什麼人?連牙都不讓人刷完。”
南敏雙手奉上一塊銅鑄的腰牌給他,說:“為首的是個八、九歲的總角小兒,什麼都不說, 我們在他的身上搜出這個。他用布裹著纏在腿上,被我們搜到的。”
裴曦扭頭, 赫然發現那腰牌是鎮武侯府的牌子,銅鑄的,這代表著侯爵等級。如今用這牌子的只有他大哥大嫂、裴貞的妻子及三個嫡出孩子。裴貞沒有妾室, 膝下的三個孩子都是嫡出, 一人一塊這樣的牌子。
裴貞戰死, 他的妻子惠長樂、世子裴顏帶著朝城的人撤往草原, 嫡幼女夭折在路上, 葬在了草原, 腰牌已經陪葬。後來, 孫密帶著騎兵去到魯城, 分兵三百去朝城, 深入草原, 找到了朝城的人,那三百人留下了。裴貞的嫡次子則在忠僕、戰奴的護送下,離開朝城,準備先去投奔外公惠世侯,再輾轉來南疆。
裴衝還沒到惠世侯的封地,惠城便被攻破,惠世侯帶著全家老小四散逃躥,後來,陸陸續續地傳來惠世侯、惠世侯世子、家眷身死的訊息,至於裴衝則失了蹤。
裴昶的夫人出去找裴衝,找了好幾個月了,至今仍然杳無音訊。
為首的是個八、九歲總角小兒,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