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金臺傳奇,古邑俠蹤,舊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時月壓根沒想到,就在他在鶴鳴山上轉悠時,灌木叢中有一雙眼睛盯著他呢。

那人三十多歲,身材矮小健壯。見秦時月下山後,他迅步回到鶴鳴寺,向老僧行過禮,然後咿咿呀呀地說了一通。

老和尚對他搖搖手說:“知道了,沒事。等下晚飯你就下點麵條吧,咱師徒倆隨便吃點算了。明天你再帶我上甑山採草藥去吧。”

那年輕和尚支著耳朵神情專注地看著老和尚的嘴唇和比劃,臉上露出愉快的笑容,開始雞啄米似地點頭,一迭連聲地“啊啊”應著。

啞巴耳聾,所以只能察顏觀色,憑人的神態和動作來揣測人家的意圖。

有人說這是造物主特意設計好的。要不如果他聽到別人在誣陷他,他又無法用嘴進行反駁,豈不是要氣死?所以,為了保護啞巴,就得讓他聾著。

這個說法有趣,也體現了人性溫暖的一面,也反過來說明了一點:對於背後的嚼舌攻訐、造謠生事,很多人都是深惡痛絕的。

原來,這啞和尚就是那甑山上的啞巴,發現昏迷中的方義雲,送魚給燕自立的那個啞巴。

有一次,鶴鳴寺的老和尚到甑山採藥迷路,幸虧遇上這啞巴,將他接回茅棚過了一夜,第二天還送他下山。

一來二去,兩人交往多了,啞巴就開始走進鶴鳴寺,幫助老和尚挑水劈柴、灑掃做飯,裡裡外外忙得很勤。

老和尚正需要這樣的幫手,便讓他住下來,教他念經打坐。每過幾個月,兩人就結伴上一次甑山,採藥,辦山珍,相處甚是和諧。

白天秦時月離開鶴鳴寺時,啞和尚正好從街上買了香燭回來,所以尾隨著跟了些路,方才迴轉。

時月雖有警覺,幾次回頭,但因林密光線暗,灌木又多,所以沒有發現尾隨的啞巴,但感覺還是不安全,所以也就快速離去,直到遇見防空洞前的工人,才放心停下來閒聊。

子夜,秦時月想著白天在鶴鳴寺裡的轉悠,一時也找不出個破綻,想那河野如果真去了宵箕泉那邊的大山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自己一個人追蹤前去,也不過大海撈針,很難有所發現。

想著想著累了,直打哈欠,便打算休息。睡前,他打了一套閉目師父所傳的雲拳。

這套拳從張三丰“十三勢軟手”演化而來,全程用意不用力,看似盲人摸象,實質對疏筋通絡有奇效。

時月初練時,動作比較僵硬,身上也放鬆不了多少,並且還會顧此失彼,但隨著每天早中晚三次不間斷的練習,他覺得全身越來越松,各種打通經脈的現象也紛紛出現。

起初只是打嗝,出矢氣,後來就有經絡的跳動和冷熱痠麻脹等各種反應,再後來行拳時,只要做個起勢,肩、胯、腰一放鬆,渾身關節和骨骼就會“格格”作響,此伏彼起,連綿不絕。

行拳時,弸捋擠按、採挒肘靠、牽拉勾掛、進退迎送時,掌臂常有一種奇妙的膨脹感、收縮感、溫熱感。

更奇妙的是,最近幾天起,四肢常會出現過電一般的熱流,剎那間出現,剎那間消失,神龍見首不見尾,卻又妙趣無窮,給他帶來巨大的驚喜。

初七日,上班了,一些單位紛紛鳴放鞭炮,秦時月便去了趟省城。先去西湖邊葛嶺下的長官官邸走了一趟,送了一袋上次買的土特產,再去了省城圖書館。

這一查,可把自己嚇了一跳。這金臺啊,果真如母親所說,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是屹立於中華武林巔峰的人物。

金臺為北宋稠州(秦始皇建縣時稱烏傷)佛堂金莊人,從小跟寺院裡的蛋子僧學藝,後又浪跡江湖,得到田七等人的傳授,藝成後為父報仇,力挫72座擂臺,打遍天下無敵手,成為“天朝第一拳師”,有“天下拳王”之稱。

武林中有“王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逆練辟邪開始

提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