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萬人之上_第33章,萬人之上,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才不會告訴他,因為這個問題朕沒答好,所以想要一個參考。雖然周不比的回答可能沒什麼參考價值……“你只要告訴朕答案。”
周不比眉頭緊蹙,很是為難的樣子。“臣以為……可能在伯仲之間。”
得,果然沒參考價值,看來哄回謝鏡愚只能指望朕自己了。“那你以為,魏王殿下多次邀請謝相,是否心中也想要一比高下?”
這個問題更難了,周不比愁得額間都顯出了好幾條紋路。“臣不知。”他最後說。“臣原也如此以為,但若魏王殿下心存相比之意,不該早就有了嗎?”
“嗯?”朕一時沒反應過來。早就?什麼早就?
“臣聽聞,謝相多次婉拒魏王殿下,都是去年之事。然而,謝相自建康城破後便追隨太|祖皇帝左右,永和元年起,更是常住興京。臣依稀記得,太|祖皇帝之所以改號永和,是因為天下已定,順王、建王、魏王又均於那年封王納妃,太|祖皇帝龍心甚悅,以為吉兆。如今已是清平五年,魏王殿下真要和謝相比的話,為何非得等到現在?”
在周不比說到“去年之事”的時候,朕就意識到朕到底漏了什麼。朕以為雍蒙在謝鏡愚那裡碰軟釘子是一直有的事情,卻沒想到只是最近。
如此說來,謝鏡愚對雍蒙避如蛇蠍就更正常了,雍蒙這妥妥兒一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節奏啊!用明面上的官職升遷也解釋不了,因為雍蒙從不以高低貴賤論交,更何況謝鏡愚在朕即位的時候就已經是正三品的吏部尚書!
若一定要說去年有什麼變化,怕是隻有朕把謝鏡愚調到了經常空缺的中書令一職上。
中書令清貴華重,自謝安起,一直是文人墨客們心神往之的職位。雍蒙會注意也說得過去,但他是個一品親王,中書令再貴重也貴重不過他。而且,如果他真對中書令有興趣,那也該連帶關注中書舍人之類……
他並沒有。
他僅僅關注朕讓謝鏡愚當中書令這件事本身。
所以謝鏡愚覺得雍蒙只是起了玩心。因為雍蒙很可能並不是關注他,也不是關注中書令,而是關注朕。
朕又想起朕說魏王恐怕只針對你時謝鏡愚不甚贊同的模樣。作為當事人,他比朕更清楚雍蒙的前後態度變化,怕是早就有所察覺了吧?
至於謝鏡愚為什麼不說……
朕能猜出原因。其一,雍蒙貴為魏王,由他提起便像離間;其二,他也不知道雍蒙在打什麼主意。
想到這兒,朕不由努力回憶了下朕和朕這個四哥的交情。
父皇的幾個兒子裡,太子哥哥是嫡長子,之後是小兩歲的雍至、雍桓和雍蒙,而後則是再小兩歲的雍孚。因為年紀相仿,母妃品級也相差不大,故而他們互相熟悉。
雍顯、雍無咎和朕比他們小太多,基本就沒同進同出的機會。另外,雖然理論上太子哥哥可以帶著朕和他們一起,但朕總怕不意之間洩露有關夢境的驚天秘密,誰都不敢走太近。
如果一定要在皇子中評個風雲人物,頭名顯然是帶著儲君光環的太子哥哥,雍蒙則因出眾的相貌才華緊隨其後。至於朕……
朕的皇子生活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完全地乏善可陳,估計就是吊車尾的命。等朕成了新太子,確實不弔車尾了,儲君光環也有了;然而雍至、雍桓、雍蒙、雍孚都早已封王出宮,基本沒有碰面機會。
所以,雍蒙會注意朕,豈不是活見鬼嗎?
朕自己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就更不指望周不比替朕想明白了。他退下時頗為鬆了口氣,而朕繼續冥思苦想了一刻鐘,仍舊不得其門而入——
難道時隔多年,朕這個四哥突然想做皇帝了?
不能吧……楊昭容背後可沒什麼牛逼外戚,雍蒙愛結交的又是些手無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