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1章 信念!!!,明賊,紙花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李元慶說完,恭敬看著孫承宗,不再多發一言。
雖然心機、手段無法與老孫相比,但在為人處世上,李元慶也有著自己的城府,更有著自己的行為模式。
猛藥已經下了,接下來,那就要到調理的時間了。
只不過,李元慶此時也摸不準老孫的心思,便只說最核心的重點,而不急於擺出論據。
歷史已經證明,不論是王化貞、熊廷弼,亦或是他孫承宗,包括後來袁督師,紙上談兵、矇混朝廷的意思,至少有個七八成。
而王在晉的策略雖是最為可行,‘盡遷遼地百姓入關內,依託長城和山海關的雄關,抵禦後金的防線。’
這一來,後金絕了遼地百姓的滋養,就像失去了水的樹木,折騰不了幾年,最終也會像華夏曆史上無數的遊牧部落一樣,由勝而衰,最終走向消亡。
可惜的是,王在晉空有胸中溝壑,但無論聲望、資歷,還是手段,他根本不足以撐起這樣的大業。
這個方略剛剛出~臺,他在朝中已經被噴出了翔,最終,不到一年,便捲鋪蓋走人了。
當然,王在晉的‘孤進’是一方面,最根本的核心原因,還是大明計程車大夫階層,一直以來,一直認為後金韃子不過只是‘芥癩之癬’。
‘天子當守國門,君王當死社稷’。
他們用這種近乎是‘道德綁~架’的方式,達成他們的意圖,從而維護他們的政治利益,誰又顧得上遼地百姓的死活?
後世,大名鼎鼎的三順王,在各種狀態,簡直被噴出了翔。
可~~~~,誰又曾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考慮過?
誰又曾站在多災多難的遼民立場上考慮過?
有毛文龍在時,東江各部雖是艱難,但勉強還可以維持生計。
說的再直白一點,東江本部的作戰,一方面靠的是毛文龍這算命先生的‘神鬼謀算’,另一方面,卻只是單純的憑藉信仰了。
即便吃不飽、穿不暖,沒有槍,更沒有炮,他們卻是憑藉著他們對韃子刻骨銘心的仇恨,憑藉著他們的高貴信仰,一次一次,用生命鋪路,對韃子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
歷史已經證明,堅韌、堅強,吃苦耐勞的遼民,是這個時代,大明最為優秀的兵源。
可恨的是,袁督師高貴的封鎖,到最後,東江本部的將士們,甚至連草根都吃不上了。
而反觀韃子這邊,非但給投降的明軍分發土地、牛羊,更會給他們分發宅邸、女人,保障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人心都是肉長的。
將心比心,這般狀態之下,又有幾人,能把信念當成飯來吃?
此時,李元慶有幸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他當然絕不允許這場悲劇的歷史再重演。
有句俗話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
李元慶自認,他並不能算是一個好人,他也有他的七情六慾,他也有他孤傲的堅持。
對韃子,他簡直恨不得生食他們的血肉。
但對自己的同胞,尤其是那些無助的貧民們,李元慶卻寧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讓這些同胞們多吃一口。
只不過,歷史就像是一面明鏡,清晰的擺在這裡。
李元慶深深明瞭,想要挽救更多的同胞命運,想要改變歷史,改變華夏民族的國運,他必須要先保證自己的安全,好好活下來,獲取更大的權利。
即便是刀劍加頸,斧鉞加身,即便是裝孫子,賣可憐,即便是要有無數鮮血鋪路。
這一核心基本點,卻絕對不能動搖。
而此時,他必須要把握好老孫這張牌,即便是糊弄他呢。
這時,孫承宗親手倒了一杯酒,猛的一下子一口飲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