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集,廉吏能臣34集電視連續劇,佚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一時,趙抃陷入了深思……
15、趙府 日
燭光燈下,趙抃默默地沉思著……
毛彥志端上茶水道:“抃兄,請用茶。”
趙抃仍沉醉在益州路轉運使向仁宗皇帝的報告中,沒有注意彥志送上的茶水……
毛彥志望著趙抃問道:“抃兄,又有什麼問題被難住了?”
此時,趙抃才注意到他,如夢清醒道:“益州路轉運使向皇上報告,恐蠻寇侵軼,求增加軍備。再加上這些年,隨著皇室、官府開銷的增大,徵收的數額也逐年遞增,弄得民間怨聲鼎沸。”他長嘆一聲道::“彥志,那年去江原縣百姓之苦仍記憶猶新啊!”
毛彥志點點頭。
趙抃道:“我想向皇上提出‘先寬民辦,使人民安和’、‘減省益州路民間科買’的主張……”
“好,”毛彥志回答道。
“可是,我擔心皇上能否接受?”趙抃道。
毛彥志思考片刻道:“我想只要深入調查瞭解民間的真實情況,皇上一定會恩准的。”
趙抃重重地點點頭。
16、一組短鏡頭
(旁白):“趙抃指派毛彥志速去益州、蜀州、邛州實地瞭解民間的徵收之苦……”
益州,打扮成商人模樣的毛彥志走街串巷,深入商鋪、百姓、農戶中調查、瞭解……
蜀州,毛彥志以商人身份在蜀州茶樓、酒館與各種人物交流、交談……
邛州,毛彥志在農戶家中與老農們親切交談,深入瞭解……
……
17、趙府 日
毛彥志向趙抃稟報去益州、蜀州、邛州調查瞭解民間徵收情況……
毛彥志稟報道:“益州、蜀州、邛州的科買官布。每匹布料,由官府支付大錢三百文至四百文,而這些布的實價都是每匹大錢八百文至一千文。官府向百姓徵購的官布,實際上是百姓自己貼錢買進。並且,自慶曆元年(1041)以來,每年都增徵萬匹之數,弄得民間倒貼銀錢,大量購買充數,致使百姓生活十分睏乏。”
“是啊,百姓民不聊生呀!”趙抃道。
毛彥志又說:“邛州、蜀州兩地科買九璧大綾。每匹由官府支付絲和工錢,計約大錢二百文左右。而被徵之戶,卻要以每匹六千至七千文的冤枉錢買進,以交納給官府。而且,近年來也是逐年增加大綾的匹數,使民間大受騷擾。”
趙抃說:“當年,在江原縣也是這樣,百姓苦不堪言。”
毛彥志點點頭,又說:“轉運司轄下各州的軍用糧食,要民間以官絹代米。米七至八斗,才能折納官絹一匹。米的價格,是每斗大錢一百三十文至兩百文,而官絹每匹三千文以上。各州各縣均督促民間售米購絹以納交……”
趙抃長嘆一聲道:“害得百姓怨聲載道,日漸貧窘。”
毛彥志同感道:“是啊,如此徵收百姓負擔之重,何以言表,百姓只能艱難度日呀!”
趙抃默默地點著頭……
(旁白):“透過深入調查,趙抃更加深知民間之苦,就向仁宗皇帝直言,要求向民間徵收之物起碼應減一半,以便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趙抃揮筆疾書《奏狀乞減省益州路民間科買》,‘寬遠方之民’,‘使人心安和,即無他慮也’。不然,軍隊再多再壯,也難保邊防安全。趙抃這些誠摯之言語,引起仁宗皇帝的思考……”
(第十集 劇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