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集,廉吏能臣34集電視連續劇,佚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能者留,疲懦者去;練士卒,則精勇者進,驕惰者退;備軍實,則邊氣壯,人心安。三者有御,萬一猝然寇警,我何懼哉!懇請皇上,取千慮一得之說,奮乾剛之德,發光見旺,審思而力行之。”

仁宗皇帝點頭示意,眾百官眼前一亮……

(旁白):“至和六年(1054)十月趙抃《論契丹遣使無名》,向宋仁宗奏上一本,這些主張充分反映出趙抃的保衛國家安全的思想。應該說,他已深諳衛國戍邊之道。”

11、趙府 日

趙抃興氣匆匆地回到府上時忙喊道:“彥弟,彥弟。”

“抃兄,何時如此高興?”毛彥志迎上前來,見趙抃如此開心忙問道。

趙抃道:“你知道為兄長之事曾呈送給皇上的《乞將合轉官資回贈兄》奏摺嗎?”

毛彥志點點頭,念道:“臣昨任屯田員外郎、通判泗州日,合該磨勘轉官。臣為有故兄振,於臣教育之恩素厚……念臣幼失怙恃,生於孤寒。若兄之視臣如父之視子,欲報之德義;況故兄本房並無子孫存在……乞將合轉官資回贈故兄振一文資名目。”

“你啊——,”趙抃上前敲了他一拳,道:“真是才子!”他接著說:“仁宗皇帝已答應我的請求,贈亡兄長趙振為大理評事。”

“真的?!”毛彥志道:“這可了卻抃兄的一樁心願了。”

12、殿中侍府 日

趙抃正在處理政務時,下屬送上益州路轉運使向仁宗皇帝的報告……

趙抃開啟一看……

(旁白):“至和元年(1054)十月,益州路轉運使向仁宗皇帝報告,恐‘蠻寇侵軼’,要求增加軍備,云云。”

趙抃站起來邊來回踱步,邊沉思著,眼前一切漸漸地模糊起來……

13、(回閃)農舍 夜

老漢接著說:“不瞞你說,我們這個村條件還算好的,村裡絕大部分人家日子並不好過啊!”

“哦,為何?”趙抃百思不得其解地問:“難怪我們一路走來,還有些良田荒蕪著,該不會缺少勞力吧?”

老漢搖搖頭:“並非如此,其實大家是不願意耕種呢。”

“為什麼?”趙抃更不解地問。

“因為,種得越多,虧得越多啊。先生你們遠道而來,有所不知,如今老百姓負擔太重啊!除了正常的田畝稅,人頭稅外,朝廷臨時攤派的各種雜稅名目繁多呀!”老漢解釋道。

“哦,”趙抃望著老漢。

老漢又說:“比方說,科買官布,科買‘九璧大綾’,苗米折納,等等。”

“什麼叫科買官布?”趙抃問。

老漢說:“就是官家強制攤派百姓織布匹,每織一匹實際價值八百至一千文,但官府僅付百姓三百至四百文。你想想,一匹布就要賠五六百文錢哪。還有科買九璧大綾,每匹成本就得六七貫,,而官府僅付兩貫上下,百姓不僅勞心費力,還得倒貼錢財。而且,年年增多,這一來百姓日子還不越過越窮啊。”

“哦,那你說的苗米折納呢?”趙抃問。

老漢說:“把攤派百姓頭上的官絹折換成大米,百姓交大米抵官絹。過去每七八斗米可折納官絹一匹,但近年,大米價格下跌,官絹價格上漲,每一斗大米只值大錢兩百至一百三四十文,而官絹每匹則上漲到大錢三貫以上……”

趙抃恍然大悟,失聲叫道:“這一折納,豈不是至少要多繳一倍了嗎?”

老漢重重地點點頭:“是啊!你說,這是什麼世道呀!”

14、殿中侍府 日

趙抃默默自語道:“隨著皇室、官府開銷的增大,徵收的數額也逐年遞增,弄得民間怨聲鼎沸。因此,地方的父母官,也時常為之而苦惱……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甜婚蜜寵:老公大人停一停

小施

落日飛鳥[校園]

桑知枝

與相為奸

小容嬤嬤

璀璨予你

三無是萌點

快穿之搞點黃色

嘉定

我把反派當主角寵後[穿書]

歲歲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