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節,外室女,蘇 芷,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有些怠慢的。顧翰清卻並不放在心上,大魏此次大獲全勝,實乃大快人心,邊關將士們立下這樣的不世功勳,有些驕態也是常理,他倒也無需一來就跟他們如此計較。
……
顧明妧同顧明珠一起去延壽堂的時候,周氏也早已經過去了,她站在老太太的跟前把信念給老太太聽。老人家聽說顧翰清一切安好,很是安慰,一個勁的點頭道:“本以為邊關寒苦,沒想到卻也沒有想象中那麼不堪。”
周氏見姑娘們過來了,只笑著同她們道:“你父親說景泰縣很是繁華,榷場中還有好些韃子的東西買賣,等他空了,還要給你們買些小玩意捎帶回來呢!”
顧明妧雖說不稀罕那些,但想著顧翰清大老遠還念著自己,心裡就很熨帖。
“有沒有說什麼時候回來?”
老太太終究還是掛念兒子的,這才寄回來第一封信,就想著問回來的事情了。
“老爺倒是沒說,看信上的字型潦草,應該是剛到那邊就寫了信回來報平安的,只怕連韃子的人還沒見著吧。”周氏也心急,但信上隻字未提,她也不好胡亂猜測,只將信紙折了起來,重新收到信封裡。
“父親身體可好,那邊的飲食可還吃得習慣?”顧明珠年紀稍長,一向體貼細緻。
“你父親一切都好。”周氏回了顧明珠一句,抬頭看見顧明妧就站在顧明珠的身側,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其實顧明妧也有些擔心顧翰清,畢竟在顧明妧前世的記憶中,顧翰清是沒有這樣一趟行程的。不過聽周氏說他一切都好,顧明妧多少還是放下了心來。她原本以為,自己會因為前世顧翰清送了她進宮而對他有些記恨,可事實證明,她不但沒有辦法恨他,還忍不住時時掛念他。
不管如何,前世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她也已經重新開始了。
……
顧翰清一行人在景泰縣縣衙安頓了下來之後,前兩日接見了韃靼的使臣,將兩國初步的議和條款商定之後,顧翰清便上呈了加急文書,一路快馬加鞭送回京城。
今日難得有個空閒,他帶了兩個僕從,出門往景泰縣內的榷場逛逛。
景泰縣乃是邊陲重縣,是大魏同西域等國交流的畢竟之路,素有絲綢之路的美稱。城裡的居民除了大魏和韃靼人之外,也來自西域各國,商貿交易很是熱鬧。
顧翰清此行的目的雖是議和,但同時也要考察民風,大魏昔年征戰,勞命傷財,如今好不容易邊關安定,正是要開場布市的時候。不過這些事情倒也無需著急,眼前最重要的,還是為一家老小帶一些這裡的邊關特產。
“這裡到處都是西域珠寶,老爺不如為幾位小姐和夫人帶些瑪瑙手飾回去,她們肯定會喜歡的。”
京城的婦人小姐都流行帶金銀手飾,這種西域瑪瑙很是少見。顧翰清在一個攤子前停留了下來,伸手拿起一串蔚藍色的珠寶。
那耀眼的藍就像是一望無際的天空,珠子的中間卻又有一道白色的熒光,在昏暗的燈光下亦是灼灼閃耀。
“這是西域有名的貓眼石,顧大人喜歡嗎?”
一個聲音陡然從身後傳來,顧翰清轉身,看見肅王李昇不知何時站在自己的身後。他今日穿著尋常的石青色雲紋箭袖長袍,寬肩窄臀,身形挺拔,琥珀色的眸中映照著火把的光芒,比那貓眼石更加熠熠生輝。
“顧某難得出京,倒是想挑幾樣東西,送給家中老小。”顧翰清朝李昇略略點頭,他雖然不過二十五六的年紀,但先帝早逝,少年封王,練就出他那沉穩內斂的氣韻,讓顧翰清不覺籠罩在他渾厚的氣場之內。
“此地盛產芙蓉玉,因顏色鮮豔似芙蓉花開,因此得名,顧大人可以買幾樣回去送給府上千金。”
李昇淡淡開口,腦中卻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