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節,外室女,蘇 芷,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顧明妧卻也不知道袁先生的心思,她只覺自己藏住了自己的字,如今連袁先生也唬弄過去了,將來只要顧翰清不時時提起來,她倒也容易掩飾。
顧明珠抬起頭看了一眼顧明妧的字,驚道:“先生!三妹妹的字都寫的這樣好了,你竟還說她寫得不好?”無論如何,在顧明珠看起來,這個年紀,這樣的字,實在是……她見過顧明遠的字,也不過如此而已!
袁先生只是淡笑不語,顧明妧倒是被顧明珠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閨閣中的女子看書識字都是其次,她若不是前世刻意苦練,也是寫不出這樣的字來的。
言功堂的課還沒上完,老太太那邊派了個小丫鬟過來,同她們傳話道:“老爺寫了信過來,老太太讓姑娘們快回去,好把信念給她聽。”
第46章
話說顧翰清一路從京城出發,經山西大同府,沿路探視了在山西外放的二老爺顧瀚文,從武州塞出關,直奔邊關。
戰事已休,軍中的指揮部也從景泰縣外的駐地般入了縣衙。迎顧翰清進城的是景泰縣現任守軍二品驃騎將軍蕭浩成。聽說此人能文能武、驍勇善戰,是邊關諸將中的一名猛將。此次若不是他帶領五千精兵,以少勝多,在燕子壑一舉剿滅韃靼兩萬精兵,大魏軍隊恐難大獲全勝。
蕭浩成在景泰駐軍十年,一向勝多敗少,是大魏邊關的一道鐵血長城。皇帝有意論功行賞,早已擬定封他為二品忠勇侯。
顧翰清十一年前從應天府調任回京,錯失了和蕭浩成見面的機會,如今時隔十年,兩人倒是有緣一見。
“顧大人請。”
蕭浩成約莫三十七八的年紀,身材高大魁梧,古銅膚色,雖然常年餐風飲露,容貌卻不似尋常武將那樣五大三粗,隱約中透出威嚴豪邁。
“蕭將軍請。”
國之危難時,這些武將便是最難得的,顧翰清之前任過兩年的兵部侍郎,雖和蕭浩成從未面見,但其實已有些交情。
兩人一起進了縣衙,蕭浩成在前面領路,武將氣派龍行虎步,時不時轉身同顧翰清閒聊幾句。
“王爺就在廳中,此次若不是王爺帶領援兵及時包抄,我那五千人馬未必能全身而退。”
呈送至京城的戰報上寫明瞭當時的作戰情況,此役蕭浩成和肅王李昇算是配合的天衣無縫,為大魏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連聖上也連連稱道。
但顧翰清心裡卻很清楚,肅王雖然貴為封王,又是皇帝的親兄弟,可皇帝心中卻未必真心器重他,之所以當時臨危受命,不過就是看重了老皇帝留在肅王手上的那幾萬精兵。反倒對於這個蕭浩成,皇帝很是倚重,幾次在早朝上誇讚於他。
“蕭將軍過謙了,此次論功行賞,皇上早已經有了明諭,下官也不過就是替皇上傳話。”顧翰清同他寒暄了幾句,兩人一同進了正廳,看見廳裡的兩排椅子上,早已經坐滿了一眾將士。為首那位坐在中間主位上的,大約就是傳聞中的肅王李昇。
顧翰清十幾年前初見肅王李昇的時候,那人不過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孩童,如今再見其人,竟已是這般俊朗威武、龍章鳳姿,隱約中透出磅礴紫氣。
“顧大人請。”李昇看見來人,起身相迎。
“下官給王爺請安。”顧翰清因是天子派去的使臣,倒也不用向肅王行大禮,也不過拱手還禮而已。
廳中眾將士見肅王起身,也都跟著站了起來。早聞顧翰清剛正廉明,是近些年文臣中得聖上倚重之第一人,本以為是應是個五六十歲的老者,卻不知竟是一個才四十出頭的清俊文士。
在京中做官的終究舒適,這般年紀還是細皮嫩肉,不像他們邊關武將,整日裡風吹日曬的,一個個都是皮糙肉厚的模樣。
眾人雖起身相迎,但對待顧翰清的態度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