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十七、抉擇,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也要八日,便寫了一信,將畫好的那幅陸葳蕤與山茶“瑞雪”的《賞花圖》讓來德和冉盛一併帶去華亭,至於陸葳蕤說過要陳操之送她的赤繩,因為陳操之不能親去自然也就不送。
來德和冉盛是八月初一出發的,但直到八月十五中秋節時也還沒回來,看看一輪明月升上來,荊奴有些著急,來問陳操之,陳操之道:“他二人想必又去了吳郡,估計這一、兩日就會回來。”
正說著,塢堡大門傳來叩擊聲,冉盛的大嗓門喊道:“荊叔,開門,我和來德哥回來了。”
荊奴大喜,趕緊去開門,冉盛進門道:“我二人為了趕回家過中秋,今日行了一百五十里路,還真有點累了。”
來德和冉盛顧不得歇氣,徑隨陳操之進書房,來德取出包裹,將陳操之寫給陸葳蕤的信和畫送還,說道:“陸小娘子不在華亭。”又取出一信:“這是陸小娘子要劉郎君轉交給小郎君的信。”
冉盛道:“小郎君,我與來德哥初六日趕到華亭,華亭墅舍的管事說陸小娘子不在華亭,我二人便趕去吳郡,見到了劉郎君,卻道陸小娘子之兄病重,陸太守已經不理公務,整日忙著為兒子求醫,這信是陸小娘子早幾日交給劉郎君的,陸府現在比較忙亂,我與來德哥商量,這信和這畫就沒有送進去——”
陳操之看罷陸葳蕤的信,眉頭深鎖,說道:“來德、小盛,你們做得對,辛苦了,趕緊去用飯。”
來德、冉盛下去之後,陳操之獨自在書房默坐——
陸納只有一子一女,視若珍寶,這陸長生服五石散致病,一向瘦骨零丁,這次宿疾發作,只怕凶多吉少,上次楊太醫說起陸長生都是搖頭。
陸葳蕤幼年喪母,現在這兄長也是命不長久,這世間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親情短暫,想起自己兩世的父母,陳操之深切感受到了魏晉人的深情和感傷,傷心人各有懷抱,無從憐惜、無從安慰——
……
中秋節後的第五日,陳尚又從建康回來了,與陳操之在書房密談。
陳尚道:“十六弟,我這次回來是請你赴建康的,你一定得去一趟了。”
陳操之問:“三兄,入士籍之事怎麼說?”
陳尚道:“這次申請入士籍的分別是我錢唐陳氏、汝南梅氏、琅琊孫氏、滎陽鄭氏分支、諸城劉氏分支、范陽盧氏分支,一共六姓,大司徒司馬昱接見了這六姓族長,又召集祠部尚書、左民尚書以及譜牒司賈令史商議,報請皇帝御裁,皇帝命大司徒召集各州大中正審定,贊成與反對者各半,一時無法決斷,反對者認為規矩不能改,否則的話士庶之分何在?士族尊嚴何在?而贊成者則說這六姓本是北方士族,南渡後因考核不當才致淪為寒門的,其中汝南梅氏、琅琊孫氏是舉族南遷的,因為渡江比較晚,在江南無立足之地,也謀不到官職,是以成了庶族,而穎川陳氏、諸城劉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都是族中分支南遷,嫡系依舊留在北地,有的已受到苻氏、慕容氏的重用,所以對這些南遷計程車族應予以褒獎、恢復其士族地位,以示皇權南移,江左士族才是正宗,這樣可以籠絡北人之心,會有更多歸附者——”
陳操之點頭道:“朝中官吏還是有識見的,並非一味死守士庶之別。”
陳尚道:“但固執的還是佔多數,若不是桓大司馬派書記袁宏來見大司徒司馬昱,這入籍之事只怕就無疾而終了,桓大司馬威望素著,他建議陳、梅、鄭、盧、劉、孫六氏分別派最傑出子弟赴建康,由大司徒和十八州大中正當面稽核,看六姓子弟當中是不是有傑出之才、高尚之德,然後根據稽核結果評定這六氏優劣,最終決定是否有資格重歸士籍?”
說到這裡,陳尚殷切注視陳操之,說道:“十六弟,這是你揚名建康的絕好時機,桓大司馬的提議應該是出於郗參軍之謀,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