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眼前畫中人,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道:“我做任何事都不敷衍,每次吹曲我都是全心全意的,但意緒好比靈感,不能想有就有,陸平原《文賦》有云‘情因物感,文以情生’,音樂也是如此,有情境、有意緒才能吹奏平日難有的妙音,又好比書法,王右軍、謝安石兩大書家寫字無數,但讓他二人自己滿意的書貼也寥寥可數。”
祝英臺致歉道:“算我失言,子重兄從未敷衍過我是嗎?那我問一句,此時算得有情境、有意緒否?”
陳操之道:“尚未有。”
祝英臺一嘆:“要等那一刻,還真不易啊,不過我算是有幸,聽到過子重兄的三次妙音。”
陳操之問:“三次?除了郗參軍那次還有哪兩次?”
祝英臺眼望別處,說道:“那次你吹笛送客,吹了很久——”
陳操之恍然道:“是了,原來你還在聽啊,我以為你早走遠了——那麼還有一次呢?”
祝英臺遲疑了一下,說道:“還有一次也是你吹笛送客,也許是我自己心有所感,覺得分外美妙吧,你自己或許不覺得。”
陳操之點頭感嘆道:“是啊,音樂是需要妙賞的,這就是知音啊,世無鍾子期就無俞伯牙。”
祝英臺覺得雙頰有點發燙,說道:“渡船靠岸了,子重兄請吧,船行江上為我吹奏一曲,那種情境交融、神思飛越的妙音不是想聽就能聽到的,也許一月、也許一年,我哪裡等得及——退而求其次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