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眼前畫中人,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脾氣,有時說話滔滔不絕,有時一言不發,若不是我知道他是這種性情,還以為他是看不起我丁氏呢。”又問:“祝英亭還留在吳郡嗎?”
陳操之道:“本月前已先回上虞。”
丁春秋問:“子重明日回陳家塢?”
陳操之道:“是,也許過兩日又要來,也許端午後來。”
丁春秋“嗯”了一聲:“要帶宗之、潤兒來看望我三姐是吧。”
……
陳操之回到嫂子丁幼微的小院,上木樓書房與嫂子相談了一會,便去歇息,次日一早,拜別嫂子,又去向丁舍人、丁春秋父子辭行,與祝英臺二人上路回陳家塢。
丁幼微送至別墅大門,對陳操之道:“小郎旅途辛苦,到家休息幾日,過了端午再帶宗之、潤兒來看我吧。”
陳操之道:“宗之、潤兒都盼著我回去帶他們來看母親呢,肯定是急不可耐了,後日五月初一我帶他二人來,嫂子也很想他們了吧?”
丁幼微的確非常思念兩個可愛孩兒,悄聲道:“小郎辛苦了,代我問候阿姑,過些日子我懇求叔父讓我回陳家塢探望阿姑。”
丁幼微是看到叔父丁異現在對陳操之的態度有了明顯變化,才想著哪日求叔父試一試,若在以前,少不得挨一頓訓斥,怕是乾脆不讓宗之、潤兒上門了。
陳操之道:“好,母親也時時惦念著嫂子,每次我從這裡回去,母親總要仔細問嫂子的近況。”
祝英臺過來向丁幼微作揖道別,三輛牛車離開丁氏別墅,祝英臺見陳操之步行,他也下車與陳操之並肩行走,走出數十丈回頭看,丁氏別墅門前的枇杷樹下,丁幼微靜靜佇立——
祝英臺道:“子重兄,你有一個好嫂嫂啊。”
陳操之遠遠的朝嫂子丁幼微揮了揮手,對祝英臺道:“是,我嫂子是普天下最好的嫂子,可惜我兄長早逝——”
祝英臺默然走了一程,說道:“我在上虞就聽過令兄嫂之事,我不諱言,絕大多數人是不贊成令兄嫂這段姻緣的,但我卻不那麼想,丁氏嫂嫂承受家族的非議一意要下嫁寒門,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氣,這是個奇女子啊!這次親眼看到丁氏嫂嫂,才發現她還這麼美麗,而且非常聰慧。”
陳操之微笑道:“我嫂子是錢唐第一名媛啊。”
祝英臺看了陳操之一眼,笑問:“那吳郡第一名媛與錢唐第一名媛相比,如何呢?”
陳操之道:“英臺兄,我們繼續昨日關於《莊子.漁父》裡的‘八疵’、‘四患’的辯難吧。”
祝英臺一笑,便執一端,代言孔丘與陳操之代言的“漁父”辯難,不知怎麼的,心裡有些悶悶的,辯起來也詞鋒不利,全無往日旁徵博引、搜玄鉤沉的機敏與嚴謹,沒兩下就被陳操之逼到死角,無言作答,這是陳操之與其交往數月來極其罕見的。
祝英臺到:“子重兄,我今日談興不佳,你辯贏了我也勝之不武。”
陳操之微微一笑,說道:“英臺兄坐到車上去吧,到陳家塢還有近四十里路呢。”
牛車逶迤向南,於辰時末來到楓林渡口,祝英臺下車與陳操之並肩立在江堤上,看著渡船向這邊而來——
“子重兄,桓野王就是在這裡贈你柯亭笛的嗎?”祝英臺很有興致地問。
陳操之遙指對岸那大片的楓樹林道:“在那邊——哦,你沒看過衛先生畫的那幅《桓伊贈笛圖》。”
祝英臺望著對岸高大茂密的楓樹林、江上的紫菱洲、奔流不息的錢唐江水,展顏道:“何必看畫,江流楓林依舊,畫中人又在我眼前,豈是單薄畫卷能比的!”
陳操之笑道:“英臺兄想聽我吹奏豎笛了?”
祝英臺梨渦淺現:“子重兄有意緒否?我可不想你敷衍我。”
陳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