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九十四、江左第一痴,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十四、江左第一痴

桃林小築坐北朝南,正申時分的陽光從祝氏兄弟身後斜照過來,映得二人俊秀的面龐光影明暗,不甚分明。

郗超手拈枇杷果,側頭向門前望去,見二人身量高挑秀逸,正脫去木屐,準備踏上葦蓆,也沒瞧清二人面貌,一眼看上去是敷了粉的白白的兩張臉。

陳操之欠身道:“郗參軍,這兩位是我的朋友——”

祝英亭聽到“郗參軍”三個字,左足剛踏上葦蓆,身子就是一僵,定睛看去,與陳操之對坐的那個美髯男子可不就是郗超郗嘉賓嗎!

祝英臺立時察覺其弟英亭神態有異,心念電轉,便即長揖道:“上虞祝英臺、祝英亭拜見郗參軍。”

祝英亭也趕緊道:“是是,在下祝英亭拜見郗參軍。”

陳操之、劉尚值略感詫異,祝氏兄弟一向心高氣傲,怎麼今日如此謙恭?不過隨即也就釋然了,這是盛德絕倫的郗嘉賓啊。

郗超這才看清祝氏兄弟的容貌,不禁露出驚訝之色,他認得這個自稱祝英亭的敷粉郎君,祝英臺卻是沒見過,但這二人容貌相似,應是兄弟無疑,拱手道:“賢昆仲姓祝?”

祝英亭笑容可掬道:“是,在下祝英亭,這是家兄祝英臺,郗參軍莫要叫錯了在下的名字。”

郗超鳳目微眯,若有所思地笑道:“上虞祝氏公子,嗯,我怎麼會錯叫!”

陳操之請祝英臺、祝英亭吃枇杷果,兄弟二人吃了幾個便告辭了,劉尚值不免心中暗笑,從沒見祝氏兄弟這般拘謹過,心道:“這也難怪我剛才初見郗超時有些手足無措了,郗嘉賓既是大名士、又是清貴顯官,無形中就給人壓迫啊。”

郗超含笑看著祝氏兄弟的背影在門外消逝,說道:“操之,我料那祝英亭必去而復返——”

話音未落,祝英亭就踅回來了,在簷外就向郗超施禮道:“郗參軍,請借一步說話。”

郗超朝陳操之一點頭:“操之稍待。”起身步出草堂,與祝英亭在堂前桃樹下低語了幾句,拱手作別。

郗超回到草堂坐定,半句不提祝氏兄弟,陳操之自然也不會問,兩個人也沒再說謀入士族和桓溫軍府的事,只論黃老和佛陀,郗超對陳操之所持的“真如”說極感興趣,仔細問難,陳操之便將慧能《壇經》對“真如”的闡述一一告知,“般若”是智慧,而“真如”則是大乘佛教所謂的永恆不變的最高真理和萬物之本體,類似於道家的“自然”,這可比東晉佛學的“般若性空”深遠得多,而且更容易與玄學融會貫通。

郗超欣喜道:“名僧支愍度乃我多年的方外之交,現主持會稽棲光寺,我這次去請謝安石出山,順便訪那棲光寺,與支愍度老和尚辯難一番,‘真如’一出,老和尚必瞠目結舌、佩服不已。”又問:“操之,你這些又是哪裡學來的?真是不可思議。”

陳操之道:“葛稚川先生的道院藏書極多,裡面也有一些佛典,我都讀了,苦學冥思,偶得‘真如’說,可與儒玄相互印證。”

“操之既有出世之逸想,又有入世之勤勉,真奇才也!”郗超不吝讚美。

傍晚時分,陸納派掾吏來請郗超赴晚宴,說吳郡士紳與署衙官吏都要拜識盛德絕倫的郗嘉賓。

郗超本不願意去,想想又去了,攜了陳操之的手一道去赴宴,吳郡士紳、官吏早已識得陳操之,原以為陳操之這回得罪了庾中正,就算定品成功也必被高高掛起,早早入品卻一世不得官的豈在少數?更何況陳操之還是個寒門子弟!所以說陳操之在吳郡名氣是極大,但還是無人看好,而這次太守府晚宴,郗超與陳操之攜手出現,吳郡計程車紳官吏頓時對陳操之刮目相看——

世人大多勢利,見名門權貴的郗超都對陳操之如此相敬,而他們門第、官職都比不上郗超,自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