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十三、以直報怨,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十三、以直報怨

褚文謙代錢唐縣令不到半年就以官庫錢二百萬擴建縣舍,此事一查即明,褚氏也沒打算在這事上隱瞞,因為擴建縣舍罪責甚輕,也就是免官而已,對褚氏家族影響不大,褚氏想的是避重就輕,不想揚州官吏繼續追查下去,但揚州內史王劭的屬官掾吏大都是寒門出身,對錢唐魯氏冒注士籍既驚奇又憤怒,他們沒有想到竟還有這樣便捷的入士籍的途徑,若不是罪行敗露,那麼連魯氏這樣的人也成士族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這樣的大案吳郡丞郎褚儉竟未向州署稟報,草草就結案了,其中一定有另有隱秘,是以追查取證甚急——

褚儉心驚肉跳,他知道褚氏若是落到魯氏冒注士籍案的泥潭裡,那整個家族就徹底垮了,說不定士籍都會被剝奪,褚儉決不能坐視家族淪落到那步田地,勾踐能金殿嘗屎、韓信忍胯下之辱,他褚文謙又如何不能低聲下氣、待渡過眼前難關,再徐圖後計?

四月十一,細雨不斷,褚儉帶上侄子褚文謙和兒子褚文彬冒雨前往陳家塢負荊請罪,求見陳氏族長陳鹹。

畢竟褚氏是大族,褚儉又是六品丞郎,積威猶在,陳鹹、陳滿、陳尚不敢怠慢,請入祖堂敘話。

褚儉痛心疾首,當著陳鹹等人的面痛斥侄子褚文謙和兒子褚文彬,把他二人與陳操之的矛盾儘量說成是誤會,再把其他罪責全推到死去的魯主簿的頭上,說陳流惡行也全是魯主簿一力慫恿的,褚儉聲情並茂、抑揚頓挫道:“——操之在吳郡,褚某也曾多方為他引薦,說操之是我錢唐少年才俊,吳郡名流得聞操之賢名,實從褚某始,同為鄉梓,獎掖後進義不容辭,無奈其後諸多誤會,以至今日陳氏、褚氏勢成水火,陳氏、褚氏俱是錢唐大族,理應友好相處,這數日來,因舍侄擴建縣舍案,褚某憂心如焚,現在上官又再查魯氏入士籍之案,那魯氏去年就已被抄沒家財田產,族人處境悲慘,現今舊案重審,只怕會激起魯氏族人極大的憤恨,而陳氏新入士籍,還是應與本縣士庶交好為上,不應生出事端,陳公以為如何?”

陳鹹含糊其辭道:“褚丞郎說得是。”

陳尚淡淡道:“徹查魯氏冒注士籍案是本縣其他士族聯名請求的,怎能說是我陳氏橫生事端?”

褚儉趕忙陪笑道:“褚某不是這個意思,褚某是說陳氏新進入士籍,聲譽日隆,理應在本縣事務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魯氏案牽涉太廣,鬧得大了對我錢唐士族的聲譽影響極壞,王內史甚是看重操之,操之理應為鄉梓造福,遊說王內史莫再窮究此案,如此,操之在本縣的聲望將無人能及——”

說到這裡,褚儉一拍手,一個隨從捧著一疊簿冊進來。

褚儉道:“陳氏新入士籍,褚某無以為賀,這裡是十頃良田的契約和簿冊,褚某以這二十頃良田相贈。”

陳鹹、陳滿吃了一驚,面面相覷,十頃良田,這份賀禮可是極重,錢唐陳氏這次入士籍所得的田產也只是二十頃,褚儉舉手便以二十頃田相贈,出手可謂豪闊。

陳滿眼露熱切之色,低聲對從兄陳鹹道:“四兄,息事寧人,兩相受益,豈不是好?”

陳鹹為人寬厚,覺得褚儉肯如此卑詞厚禮來與陳氏言好,硬不起心腸拒之,但又覺得這樣收褚氏厚禮不妥,是以猶疑未答。

陳尚道:“爹爹、六叔父,這還得徵詢十六弟的意見,畢竟這是要十六弟去王內史那裡關說的。”

陳鹹頓覺鬆了口氣,說道:“對,此事還得由操之定奪。”

褚儉知道陳操之才是錢唐陳氏真正能拿主意的人,陳鹹這一關好過,陳操之那邊恐怕是沒有這麼好說話的吧,便道:“褚某正要去拜訪本縣大賢陳操之,煩陳公與我同去。”

陳尚道:“此去玉皇山有八里路,家嚴年高,就由在下領褚丞郎和兩位褚郎君去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