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十三、今夕何夕又見操之,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十三、今夕何夕又見操之
鑑湖又名鏡湖,相傳軒轅黃帝曾鑄鏡於此,鑑湖形狀狹長,東起上虞蒿口,西至山陰斗門,長一百餘里,總納會稽三十六源之水,灌田萬頃,民享其利,近二十年來,會稽風調雨順,未發生大的旱澇災害,鑑湖的功用也被人忽視,沿湖圍築堤堰造田之風愈演愈烈。
陳操之、謝道韞二人自臘月初等待尚書檯詔令期間,與郡縣的主簿、功曹諸吏,還有魏氏、謝氏、孔氏等大族的家主或管事,七日內行三百餘里,繞鑑湖一週,察看水文地形,有些原屬湖區通道的田園必須退田還湖,而有些地方水土變遷,比如蘭渚山那一帶,退湖還田已無必要。
陳操之是來會稽複核土斷的,並沒有勒令會稽士庶退田還湖的權力,州令也只是嚴禁自此以後的圍湖造田,在退田還湖上陳操之不能過於強硬,會稽士族對陳操之以嚴厲手段打擊賀氏,是頗有兔死狐悲之感的,魏氏、虞氏甚至孔氏、謝氏,表面支援陳操之土斷,但私下裡都對陳操之抱有戒心,因為不管怎麼說,因陳操之到來,會稽士庶地主被迫交出了大量隱戶,家族利益已然受損,若陳操之再嚴令他們退出湖田,那就把會稽士族全得罪了,有山遐、馬臻的前車之鑑,陳操之萬萬不能激進行事,所以他只是陳說利害,向戴內史和會稽士紳建議,把部分阻礙灌溉的田地恢復成湖區,疏浚從西陵至郡城的賀公渠,讓原先縱橫交織的水網重新暢通無阻。
從餘姚傳來訊息,虞預已經命佃戶、部曲利用冬季水淺之機,修築水渠,引餘姚江、甬江之水入莊園田畝,為抵禦可能到來的旱災做準備。
虞預在會稽德高望重,精於經學、史學和天文歷數,會稽士庶對虞氏家傳的星佔歷算之學頗為迷信,知虞氏為抗旱作準備,方信陳操之說圍湖造田的危害並非危言聳聽,所以陳操之退田還湖、疏浚水道的建議得到了他們的採納,會稽士庶大族共捐兩千萬錢助郡上興修水利,會稽內史戴述是功名心重頗想有一番作為的,此前被郡丞陸俶及賀氏等大族牽制,政令難行,自陳操之來山陰後,一切大為改觀,戴述對興修水利之事自然要大力支援,郡縣共出一千五百萬錢,又從本次土斷檢出的隱戶中抽調身強力壯的民夫兩萬人,在會稽十縣修建水庫、河渠,增強抗旱能力。
與會稽士族年長的一輩對陳操之既敬畏又持有戒心相比,會稽士庶年輕子弟大都對陳操之推崇備至,陳操之的內聖外王、人人皆可成聖賢之說深得他們之心,應會稽學子之請,陳操之又去臥龍山講學三場,會稽學風為之一變,馬融鄭玄之儒學、王弼、何晏之玄風,至此有新思潮匯入,既迂執又奢靡計程車風亦呈現蓬勃向上之生氣。
臘月初十,賀氏被迫交出一千五百隱戶,賀氏在本次土斷中總共交出了一千九百隱戶,莊園中的隱戶基本被搜刮一空,賀氏家主賀隋依然要解赴入京下廷尉問罪,可謂倒黴透頂,賀鑄跟隨前去,要為謀救叔父奔波。
會稽郡丞陸俶知道賀氏遭殃他陸氏必受牽連,便向戴述告假,進京與父親陸始、叔父陸納商議對策去了。
自八月始庚戌土斷搜檢出的一萬三千六百二十戶隱戶、五萬餘口已重新編入郡縣黃籍,成為向官府納稅服役的在籍民戶,會稽王司馬昱獲知會稽土斷成效顯著,又知會稽正興修水利,便會同中書省、尚書檯,下詔減免新入籍的這一萬餘民戶兩年內賦稅減半,這樣可化解會稽士庶大族因土斷而產生的怨氣,因為這些原先的隱戶依然在各士庶莊園耕種執役,其賦稅就要由士庶地主來承擔。
臘月十四,會稽十縣水利興修已經大規模展開,土斷後續事宜也已結束,陳操之準備明日一早帶著宗之、潤兒啟程回錢唐,謝道韞、謝玄姊弟將回東山。
這日傍晚,戴述在內史宴請陳操之、謝玄、謝道韞、冉盛四人,本來象冉盛這種武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