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十五、挫折慕容垂,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秦晉兩軍動向,相機而動,避免與秦晉同時交戰——

當夜,慕容垂在偃師城宴請秦、晉兩國使臣,說道:“吾兄太原王,聞知兩位使臣到來,願與兩位使臣一見,共議三國大事,明日本王便送兩位貴使去鞏縣。”

氐秦丞相長史席寶喝了幾杯酒,壯起膽道:“下官陪同陳使臣來給吳王送禮,禮既已送到,還盼大王仁義,讓我等歸國。”

慕容垂恍若未聞,只是命人勸酒。

席寶無奈,不敢再提歸國的事,心裡鬱悶,他是受命出使江東的,怎想去到了燕國!但看陳操之,卻對要去鞏縣並不在意似的,一副隨遇而安的樣子。

宴罷,陳操之提議要與慕容垂手談一局,他昨日看到慕容垂案前有棋具,知慕容垂雅好此道。

慕容垂說道:“聞得江東將九品官人法推行至琴棋書畫,陳使臣在建業舌戰諸州大中正,被推舉為一品官人,不知棋藝是否也列上品?”

陳操之道:“品評琴棋書畫只是好事者為之,不能服人,但南陽範玄平、陳郡謝安石的棋品為第一卻是公認的,在下棋藝生疏,應該勉強能躋身三品吧。”

慕容垂一笑,開枰對弈,禮讓遠客,由陳操之執白先行。

棋盤上先有了四枚座子,陳操之小飛掛左上角,慕容垂寬夾,陳操之便從另一方向再夾左上角星枚這枚黑子,形成雙飛燕定式——

雙飛燕,壓強不壓弱,但魏晉時的圍棋理論尚未發展到這一地步,慕容垂壓的正是寬夾這一邊,雖不見得當時就吃虧,但行棋到後來,對另一枚掛角的白子壓迫就稍小,這樣就算白子得利了。

論用兵,陳操之很有自知之明,他這種只讀了幾卷兵書的紙上談兵者是完全沒法與十三歲就開始領兵的慕容垂比的,與桓溫的枋頭之戰集中體現了慕容垂的軍事智慧,陳操之曾想過,即便他前知三年後的那場大戰的勝負關鍵,由他來為桓溫參謀,桓溫也肯聽他的建議,他也沒有把握能戰勝慕容垂,因為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慕容垂會根據晉軍戰術的變化而相應變化的,陳操之不指望在戰場上正面擊敗慕容垂,但他另有辦法對付慕容垂,而現在,他需要在兩尺棋枰上擊敗慕容垂,這是可能的——

慕容垂的棋很少主動出擊,穩紮穩打,絕不讓自己的棋子陷入困境,他在等陳操之出錯,一旦發現對手有較大的漏招,他是絕不會讓機會流失的,會象出籠的猛虎一般兇狠至極,但陳操之在圍棋上的見識遠不是慕容垂能比的,他使用了一個高階騙招,引誘慕容垂入陷阱,這一騙招出於後世日本的《圍棋發陽論》,裡面的騙招和死活題可以難倒職業高段棋手,陳操之有幸記得那麼幾招,此時便因勢利導,將區域性走成那個高階騙招的棋形——

慕容垂審慎再三,覺得陳操之的白棋在佈局已佔得不少便宜,現在這個應該是個良機,若不抓住,只怕後面沒有這樣的好機會,當即凌空點入,想要殺棋——

陳操之見慕容垂中了圈套,便毫不客氣地反擊,要給慕容垂一個深刻的教訓,一個人對於能戰勝他的人,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會生出些許敬畏的——

慕容垂知道自己上當了,眉頭緊皺,眼睛死死盯著棋盤,良久才應了一手,陳操之不依不饒,揪住慕容垂的錯招窮追猛打,白棋本來佈局就落後,現在中盤遭此逆擊,黑棋已經沒有了希望,此時認輸,是一種風度,但慕容垂卻沒有認輸,而是一著又一著地堅持著,似乎還在等著陳操之出大漏招——

陳操之微不可察地搖了搖頭,對慕容垂的棋品不以為然,但他隨即發現,慕容垂不是指望他出漏招妄圖反敗為勝,而是在為自己的錯誤導致敗局而折磨自己,因為現在棋盤上大局已定,也沒有大的戰鬥能左右棋局的,在明知無望的局面下在堅持,除了折磨自己沒有別的解釋,慕容垂是一個隱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