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十四、金屬狂潮,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十四、金屬狂潮
晉大司馬桓溫於正月二十一日誓師出征,舟師五萬下廣陵,再由長江入樊良湖(今高郵湖)、河道輾轉入破釜塘(今洪澤湖),二月初四抵達淮陰,田洛、蔡廣、魏乾這些北府將領已經各率本部士卒五萬餘人在淮陰集結待命,徐、兗二州刺史郗愔為共獎王事,督所部五千步騎隨同參戰,如此,晉軍步騎十二萬,水陸並進,經洪汝河、泗水,逆行至徐州彭城,此時是二月十五。
在彭城,桓溫接到穎川太守高柔的緊急軍情,道是慕容垂來歸,桓溫大喜,急召桓衝、郗愔、桓熙、陳操之、桓石秀、桓石虔、謝玄、朱序八人入軍帳議事,示以高柔急報,道:“慕容垂來歸,燕失一臂,此天助我也,此次北伐,不能建大功,吾誓不回還!”
桓溫這次是盡傾江東之力,期以必勝,現在更得慕容垂歸附的訊息,自是精神大振,是以說出不建大功則不歸的誓言。
陳操之、謝玄、朱序齊賀,說大軍甫發,便有敵酋來投,此桓公威望所致也。
桓溫大悅,目視陳操之,說道:“此陳掾奇謀也,吾原以為慕容垂會北逃龍城,未想其不能渡河,只有南奔,哈哈,此人吾必厚加恩恤,收服燕眾,此人有大用。”
桓溫環視桓衝八人,說道:“慕容垂奔穎川,燕軍慕容德、慕容築率軍兩萬圍攻穎川,太守高柔告急,我將親領大軍往穎川救之,司州刺史桓熙率北府軍依原定行軍路線向黃河進發——”
桓溫的謀劃是,他與五弟桓衝、徐、兗二州刺史郗愔率眾五萬經汴水往陳留、汝南,會合袁真所部攻許昌、汝陽,略取淮北、河南之地,圍攻穎川的慕容德、慕容築聞知晉軍大舉北伐,必解穎川之圍,固守各自城池,等待河北援軍;而北府軍這六萬精銳,則經金鄉、鉅野,由清水入黃河,直逼燕都鄴城——
計議已定,桓溫、桓衝、郗愔引軍往西,以建威將軍檀玄為先鋒,率勁卒五千先行,荊州軍的朱序率水軍三千沿汴水逆流而上,謝玄領五千荊州水軍聽命於北府軍——
二月二十七日,桓熙率大軍六萬離開彭城,經昭陽湖至金鄉,這條行軍路線可謂得天時地利,若是去年乾旱之際,往鉅野的水路就會斷絕,就算是夏秋枯水期,水淺也無法行船,而現在正是二月春暖,去年底的大雪融化後山澗溪流匯聚,春水湯湯,行船便利,不愁漕運,雖是一路往北,但因為是由春入夏,氣候漸暖,長途行軍亦不為苦,若是夏季北伐,北土早寒,晉軍裘褐少,若不能一戰成功,則極易被嚴寒拖垮——
桓熙、謝玄諸人乘船經水路赴金鄉,陳操之、桓石秀引四萬步騎出徐州,以段思、冉盛的三千重騎兵為先鋒,進攻沛縣,這將是此番北伐的第一戰。
沛縣守將為燕東寧將軍慕容忠,有步騎三千,糧草充足,早得探報知道晉軍大舉北伐,心知寡難敵眾,決定固守待援——
三月初一,陳操之率軍逼近沛縣,屯兵棲山下,斥候來報,慕容忠將城周民戶盡數遷入城中,意欲堅守,陳操之與桓石秀騎馬察看沛縣城池,見其城牆不甚高峻雄厚,回到軍帳後便召集段思、冉盛、田洛、蔡廣諸將,決定強攻沛縣,夜裡先命軍士以射程達兩百步的大黃弩將數百封勸降帖子射入城中,鼓動城中漢人叛亂,又宣告燕國慕容垂已歸降,來動搖鮮卑守軍的軍心,次日一早,東、南、北三門一齊發動猛攻,飛橋、雲梯、巢車、拋石車蜂擁而上,以倚多為勝,慕容忠見晉軍勢大,城中漢民大戶亦有騷動跡象,心知沛縣難守,當機立斷,決定突圍退往黃墟、浚儀一帶與慕容築會合,此時沛縣四門有三門遭強攻,獨西門網開一面,慕容築雖知西門必有伏兵,但也只有硬著頭皮往西衝,在泗水亭一帶與段思、冉盛所領的三千重騎兵相遇,慕容忠望著陽光下金屬色澤閃耀的這支甲騎具裝,大為吃驚,這種人和馬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