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十九、宛然洛神賦中人,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十九、宛然洛神賦中人
慕容恪病逝的訊息短短半月便傳到了姑孰西府,桓溫大喜,一切皆如陳操之所料,北伐前景一片光明,桓溫立即命人召荊襄的桓豁、京口的桓熙、陳操之、桓石秀,以及建康的郗超至姑孰議事——
十月二十五日,荊州刺史桓豁遣其心腹大將徵虜將軍朱序、建武將軍謝玄乘舟抵達姑孰,代他參加這次重要的北伐謀會,前一日,桓熙、桓石秀、陳操之也乘舟逆行到了西府,郗超也於同日到達——
十月冬陽暖暖,桓溫在大將軍府內院棠棣樹下張席設案,與郗超、朱序、桓熙、陳操之等人共議北伐大計,桓溫道:“慕容恪臨終力薦其弟慕容垂為偽燕大司馬,然偽燕太后可足渾氏與太傅慕容評不允,出慕容垂鎮魯陽,慕容垂自是心懷怨憤,偽燕國政不諧、權臣內鬥,此天賜吾北伐良機也,中原之地,吾必取之。”
桓溫只對慕容恪心懷忌憚,對慕容垂則沒有足夠的重視,現在慕容恪已死,桓溫自是無所畏懼,但陳操之卻是知道慕容垂的厲害,當即道:“明公萬勿輕視慕容垂,此人十三歲入軍伍,屢立戰功,其兄慕容恪深奇之,自嘆不如,嘗言慕容垂將相之才十倍於他,慕容垂現鎮魯陽,正扼我軍北上之路,欲北伐成功,必先除此人。”
桓溫大笑道:“陳掾有諸葛武侯之才智,卻也有武侯之謹慎,慕容垂,豎子耳,吾大軍水陸並進,定先取魯陽、斬慕容垂以震懾鮮卑群胡!”
陳操見桓溫這麼輕視慕容垂,深感憂慮,桓溫的枋頭之敗固然是因為慕容垂用兵如神,另一個敗因是桓溫剛愎自用,自恃生平戰無不勝,對郗超的兩度獻計不予採納,若明年北伐時,桓溫宿命難逃,依舊要一意孤行,不聽勸諫,那北伐失敗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大,慕容垂必須先期除掉,陳操之有自知之明,兩陣對陣,面對慕容恪他絕沒有多少取勝的把握,陳操之不能因為知道枋頭之戰的敗因就敢說能戰勝慕容垂,戰事不會象枋頭之戰那般重演以便陳操之糾正錯誤,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以慕容垂的軍事謀略,他會設計出另一個精妙的戰役,這絕不是陳操之能預料和掌控的,所以,上上策就是北伐之前就除掉慕容垂,然而,計將安出?
陳操之懇切道:“明公聽在下一言,今偽燕權臣相爭,若明公率眾急攻之,其必一致對外,慕容垂請纓出戰,兵權將集於慕容垂之手,必成明公勁敵,何若再施離間之計,讓慕容垂與燕室徹底反目,如此燕國民心、軍心都將大挫,明公北伐時豈不是掃除了一強敵、更增勝算?”
郗超亦道:“子重所言極是,若能以離間計再致燕國內亂,更勝雄兵十萬。”
桓溫對陳操之的智略是相當信任的,點頭道:“陳掾請說。”
陳操之道:“慕容垂之妻段氏被太后可足渾氏誣陷下獄致死,又強逼慕容垂娶小可足渾氏為妻,慕容垂深恨之,對小可足渾氏置之不理,專寵段氏之妹小段妃,慕容垂與燕太后之間可謂勢成水火,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火引,即可讓二人的對立激化——”
桓溫連連點頭,問:“當以何為火引?”
陳操之道:“西府騎督段思是慕容垂妻弟,明公可讓段騎督給慕容垂寫一封信,信中勸慕容垂歸降大晉,不然將罹大禍,募死士攜信前往鄴城,投於上庸王慕容評處,只作認錯了府第,慕容評得信必會稟於可足渾氏,如此,慕容垂在燕國難立足矣。”
桓熙輕笑一聲,說道:“陳司馬此計破綻不少啊,慕容垂貴為偽燕吳王,由一區區騎督去信招降,誰肯信?而且投信之人竟會糊塗投到慕容評的王府去,這樣的反間計也太拙劣了吧!”
陳操之被桓熙當面取笑,並無慍色,澹然不語。
朱序、郗超也都是含笑不言,桓石秀對這位從兄頗為不滿,道:“陳司馬豈是這等無謀之人,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