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六、救畫,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六、救畫

謝萬與陳操之在陸府門廳等候,謝萬踏著高齒木屐來回踱步,側頭看著陳操之,陳操之依舊是一貫的不急不躁、溫雅從容的樣子,謝萬心裡暗贊此子氣度非凡,除了門第寒微,其餘才貌品藻俱是上上之選,若真能成為陸氏的佳婿,其仕途將是青雲直上,陸氏雖是三吳的頂級門閥,但與王、謝相比,其年輕一輩無甚傑出子弟,納陳操之為婿,為陸氏門戶計應該是利大於弊,可惜陸始固執,不明此變通之理,陸始不點頭,陳操之就不可能娶到陸氏女郎——

謝萬又想起自家的那個年已雙十的侄女,那也是一件頭疼事,女子才高眼界也高,簡直目中無人,北僑世家子弟竟沒有她看得上眼的,難道還要讓三吳大族子弟也來參加謝府每月一次的清談雅集?南人北人極少通婚,陳郡謝氏可不想開這個頭。

謝萬雖知陳操之玄辯無敵,昨日在司徒府更是才驚四座,但卻沒有把陳操之與謝道韞放在一處想,第一是因為陳操之與陸氏女郎之事沸沸揚揚流傳了近三年,一提及陳操之的婚姻,立即就會想到陸氏女郎,這已成思維定勢;其次呢,謝萬從內心也是看不起寒門與次等士族的,他方才事不關己地認為陸始固執,有條有理地分析陸氏納陳操之為婿的利弊,顯得識見不俗,但若是陳操之向他謝氏求親,只怕謝萬也會與陸始一般勃然大怒,一涉及到自己家族的利益,人是很難做公正客觀的,更何況自他兵敗壽春之後,陳郡謝氏一度面臨空前危機,三兄謝安石不得不出山,這兩年總算穩住了家族根基,目前正徐圖發展,此時若鬧出謝氏要與陳氏聯姻,只怕會讓家族聲譽大跌,在這一點上,渡江南來的陳郡謝氏還不如在三吳根深蒂固的陸氏,陸氏鬧出女郎要下嫁寒門的傳聞,兩年來對陸氏聲譽似乎並無多大影響,這固然是因為陳操之的確傑出優秀,而雄踞江東兩百年的陸氏本身勢力強橫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是東吳世家的優勢,即便是南渡第一大族琅琊王氏也是比不了的,所以謝萬根本沒把陳操之與其侄女謝道韞往一處想,認為那完全不可能——

謝萬並不知其三嫂劉澹曾對謝道韞說過“生年不滿百,喜歡就要爭”的那番話,若是知道,定會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婦人淺見,並強烈反對。

對陳操之的欣賞,謝萬也是發自肺腑,並非虛偽作態,但前提是不要損及他謝氏的利益,所以說謝萬其實與陸始無異,比之溫和重情的陸納更重虛名。

陸納自昨日大中正訪談後對陳操之原有的一些不滿消減了許多,他覺得陳操之是真心喜愛葳蕤的,並非是妄攀門第,想借陸氏上位,但這些事陸納也只是放在心裡想想,他沒有抗拒兄長和整個家族的勇氣,他不能把葳蕤下嫁陳操之,這是很無奈的事,此時聽說陳操之來訪,心道:“陳操之該不會是請謝萬來說情,想向葳蕤求婚的吧!”

一邊的張文紈見陸納皺眉不語,那管事還在等著吩咐呢,便道:“夫君,見見陳操之又何妨,就當作若無其事事,和以前在吳郡時一樣不就行了。”

陸納點點頭,吩咐管事請謝、陳二人到正廳相見,他整了整衣冠,迎了出去,臨出門時回頭看了一眼,正與女兒陸葳蕤清亮的眸子相對,那企盼的眼神讓陸納心絃微顫,足不停步,出書房門而去。

陳操之見到陸納,就好比還在吳郡求學那時自由出入陸府一般,執後輩禮,口稱陸使君,彬彬有禮,無可挑剔。

陸納很奇怪自己竟然對陳操之沒有半點怨氣,亦是一派長者的從容,問陳操之三年守孝之事、所讀何書、書法進境……讓一邊的謝萬瞧得有些訝然,陸納的雅量著實讓人敬佩啊,喜怒不形於色,簡直勝過他三兄謝安石了。

陸納聽說謝萬是來求覽《桓伊贈笛圖》的,便道:“此圖藏於我書房,謝常侍要賞看,便請去我書房陋室一觀。”叫過一名小僮,讓小僮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