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清涕雙懸陶淵明,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清涕雙懸陶淵明
謝玄出了薔薇小院,先去拜見了謝安、謝萬兩位叔父,略敘數語,也不及用餐,便出府趕往大司馬府,此時,押解司馬勳叛黨的荊州軍士也進城了。
謝玄見到桓溫,稟明司馬勳已解至,又呈上桓豁給桓溫的密信,桓溫覽信罷,點頭道:“陳操之料得不錯,苻堅有王景略相助,四苻叛亂尚不足以動其根本——”
桓石秀問:“伯父,長安又有新訊傳來?”
桓溫點頭道:“王猛在謠言初起時便緊急佈置,華陰、陝縣、蒲城、澄城這些與鮮卑慕容接壤之地皆委任忠於苻堅的將領重兵把守,屯據陝城而叛的苻庾被王猛安插在陝城的武猛從事毛嵩擊殺,陝城叛亂半月之內就被平定,陝城距潼關不遠,乃是關中的門戶要害,陝城之亂平息,慕容恪想趁亂攻入關中就大不易,另,苻堅遣後禁將軍楊成業討上邽的苻雙,王猛、鄧羌攻蒲坂的苻柳,前將軍楊安攻安定的苻武,更遣左衛苻雅、左禁竇衝率羽林騎七千繼發,平定四苻之亂並非難事。”
桓熙道:“不知鮮卑人有何動向?”
桓溫道:“慕容垂已率傅顏、慕容塵二將統領三萬步騎進逼靈寶和潼關,慕容恪在鄴城調集八萬大軍往蒲坂一帶欲渡黃河攻關中,秦、燕大戰一觸發,呵呵,且讓二寇相爭,然後吾逐一掃平之。”
謝玄不清楚陳操之為桓溫籌劃的北伐事,此時旁聽,不免詫異。
門吏來報,武昌太守陶逸求見,桓溫奇道:“陶逸來此何故?”
謝玄道:“陶太守是與在下同船來建康的——”
武昌太守陶逸,因患病不能理事,向刺史桓豁告假,這次隨謝玄的大船來建康求醫,其妻孟氏與三歲的幼子陶潛也一併隨船到達,既至都城,自然要拜見大司馬恆溫,陶逸祖父便是前任大司馬陶侃,陶侃與桓溫之父桓彝頗有交情,陶逸的岳父孟嘉是大名士,桓溫任荊州刺史時,孟嘉是桓溫的幕僚參軍,以文才著稱,當年重陽,桓溫設宴龍山,僚佐畢集,當時佐吏並著戎服,有秋風至,將孟嘉帽吹落,孟嘉沒有察覺,桓溫讓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過了一會,孟嘉如廁,桓溫令取帽放在孟嘉的座前,又命孫盛作文嘲笑孟嘉,嘲文與帽放在一起,孟嘉回來後看到,即援筆答之,其文甚美,四座嗟嘆,後世就以“孟嘉落帽”形容才子名士的風雅灑脫和才思敏捷——
孟嘉現已作古,桓溫見到陶逸,不勝嗟嘆,問起陶逸病情,卻是胃痛嘔血,便安慰其安心調養,忽然想起陳操之的醫術,京中名醫都認為謝道韞病將不治,卻讓陳操之給治好了,桓溫便道:“陶君要治胃疾,我為你舉薦一人,便是新任司州司馬陳操之,陳操之是葛稚川弟子,醫術如神,等閒不與人診治,陶君不識陳操之,就讓謝掾陪你去問醫。”
謝玄聽桓溫說陳操之是新任司州司馬,更是詫異,桓溫廢帝立琅琊王之事他已知曉,但本月初的一些詔命他並不知道,此時也不便多問,說道:“陶使君寓居何處?若陳子重有暇,在下明日陪他來探望陶使君。”
陶逸說明清溪門東側有一處其祖父陶侃置下的院落,知桓溫有事,也不再多閒話,便即告辭。
桓溫問謝玄平定司馬勳叛亂的詳情,謝玄一一道來,桓溫甚喜,說道:“謝掾此次立下戰功,老夫要奏請朝廷予以封賞。”桓溫現在對陳郡謝氏是竭力拉攏了。
謝玄在桓溫府上用罷晚餐,告辭回烏衣巷府第,這才有暇與謝安、謝萬兩位叔父長談,知悉建康朝野這一月來的變故,知桓溫命陳操之、謝琰輔佐桓熙重建北府兵,謝玄道:“我要和子重長談一番。”
謝萬道:“去和操之談之前,不妨先與阿元一談。”
謝玄笑應道:“是。”
謝玄來到薔薇小院,謝道韞正伏案讀書,見謝玄進來,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