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道三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十、龍潭虎穴,上品寒士,賊道三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舊將更密勸桓衝誅除王彪之、王坦之、謝安諸人,專執時權,桓衝不從——

四月初五,皇帝司馬昱詔遣會稽王司馬曜、侍中王坦之前往姑孰祭奠大司馬桓溫,依漢霍光和安平獻王故事,隆重厚葬——

四月十三庚戌日,詔命下,免去桓秘司州刺史之職,改授散騎常侍,以河南太守沈勁為司州刺史,桓熙、桓濟俱貶為庶人,流放長沙,永不敘用,以五兵尚書王蘊代桓濟為丹陽尹、以謝安幼弟謝石為五兵尚書;以桓衝為徵西將軍、都督揚、豫、江、梁、荊、益、寧、交、廣九州軍事,領揚州刺史,鎮姑孰;以桓石秀為荊州刺史、桓衝長子桓嗣為江州刺史——

桓秘雖未被貶為庶人,但也無顏接受散騎常侍之職,從此辭官歸隱,龍亢桓氏遭此變故,不但喪失了司州刺史和丹陽尹這兩個重要官職,聲譽也是大損,作為龍亢桓氏的家主桓衝深自謙退,以挽時望,當初桓溫在姑孰,死罪皆專決不請,桓衝認為生殺之重,當歸朝廷,凡大辟之刑先須上報朝廷,然後行之——

四月十五,會稽王司馬曜與侍中王坦之離開姑孰還建康,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當然不會跟著桓濟流放長沙,她這次要跟著弟弟司馬曜一起回京,陳操之在西府之事已了,拜別桓衝,要回都覲見皇帝司馬昱,也與會稽王司馬曜和王坦之同行——

顧愷之、王珣等人送會稽王和陳操之等人過了白苧山,這才拱手而別,王珣對陳操之說他月底將回建康,正式請媒妁向陳操之侄女陳潤兒提親,王珣今年十九歲、潤兒十七歲了——

一輛油壁小車、幾個侍從婢女,在白苧山北麓靜靜等候,見會稽王車隊到來,便有侍從上前啟稟說李娘子要與新安公主話別,新安公主司馬道福便下車去油壁小車那邊與李靜姝相見,過了大約半盞茶時間,李靜姝的一個侍從又來請陳操之去相見,這回不是以李氏娘子的名義,而是桓溫嗣子南郡公桓玄,六歲的桓玄能與陳操之有何話說,這自然是李靜姝指使,但陳操之不能不去,便帶了兩名親衛過去——

六歲的桓玄麻衣縗服,向陳操之拜倒,口稱“外舅”,這是把陳操之當岳父啊,陳操之趕緊將桓玄扶起,說道:“郡公不要多禮。”

一邊的李靜姝也盈盈施禮道:“請陳刺史念將軍往日情面,看顧我孤兒寡母一些。”李靜姝口裡的將軍是指桓溫。

陳操之還禮,應道:“小玄的五叔父謙虛愛士,當能看顧小玄,李娘子勿憂。”

李靜姝道:“待小玄除服後,妾會帶著他來拜訪陳刺史,也與令愛陳芳予相見。”

陳操之心道:“這李靜姝是鐵了心要讓桓玄娶我女兒了,定會將此事傳得盡人皆知——三十年後桓玄篡位稱帝,旋被劉裕擊敗身亡,龍亢桓氏從此一蹶不振,但我來此世間,既能助桓溫北伐中原成功,當亦能阻止桓玄、劉裕輩篡位,桓玄、劉裕之所以能掌權張勢,都是因為孫恩、盧循的天師道叛亂,若無那場席捲江東的天師道大動亂,桓玄、劉裕也就不可能有篡權的機會——”

李靜姝見陳操之沉吟不語,命桓玄再拜陳操之,要博取陳操之同情——

陳操之拉住小桓玄的手微笑道:“郡公肯去我那裡作客,我甚是歡迎。”又對李靜姝道:“若李娘子願意,以後每年五、六月間可讓郡公到我秦淮河畔陳宅,與我兒伯真、仲渝一起啟蒙受學。”

李靜姝喜出望外,不大明白陳操之為何表露如此善意,心想:“莫非陳操之見我寡居,乃有好逑之意?以前是畏桓溫威勢,不敢表露?”一個以美貌自矜的女子見男子對她示好,總會認為那男子是覬覦她美色——

這個念頭一閃而逝,李靜姝也知道陳操之不是這樣的人,而她今年也已三十六歲了,美色已慚凋零,不復往日自信,而陳操之的嬌妻美妾哪個容貌會輸於她,尤其是慕容欽忱,那種豔光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