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往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258 四禪天成就 魔劫現前(求正版訂閱),摩訶大聖,一任往來,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音威力至大,為魔道中至為陰毒之神通,能魔染眷屬,招引天魔,但弊端也大,一旦害人不成,便要反噬修士自身!戚澤不畏魔染,六賊魔音自然如水退去,反過來便作用於暗中那高手身上。
那人越是賣力吹奏魔音,魔音的反噬便越大,偏偏只要戚澤不肯放棄以禪功相抗,便只能一直吹奏下去,否則一旦住了魔音,禪功與魔音兩種截然不同的法力同時轟入腦宮,當場便要化為飛灰!
就在一瞬之間,那魔道高手眼前已然魔境叢生,魔意沸騰,距離魔意反噬也只一步之遙!忽然一聲魔嘯之音響起,那人驚叫一聲,六賊魔音戛然而止,霎時間山中一片死寂之意。
沒了魔音襲擾,戚澤的禪功沒了用武之地,此時他的真如佛性活潑靈明,定力大增。那六賊魔音宛如磨刀之石,將他的定力禪功一舉推向更高之境界。
憑藉與魔門頂級魔染神通之戰,他悟得夢幻泡影,如是觀之之妙,禪心永駐,此念一心。小無相禪功當即再有精進,修為自四禪中之舍支,而入念清淨支。
念者愛念也。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念自功德。方便將養令不退失。進入勝品。故名為念。亦云是四禪中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修成念清淨支之後,兀自不肯停歇,高歌猛進之下,竟又一舉衝破一心支。一心支者,心與定法一。名一心支。既得四禪舍俱之定。舍念將息。則心無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猶如明鏡。不動淨木無波湛然而照萬像皆現。何故此四禪中。獨名不動定也。
四禪之中,初禪覺觀動。二禪喜所動。三禪樂所動。是四禪中先離憂喜。今復除苦樂。故名真定也。三界勝定。無復過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則因此定發真無漏。有漏外道無慧方便。入此定時。不壞身色。直滅其心。入無想定。謂為涅盤。是為邪倒。非涅盤也。
四禪之中最後一支一心支修成,意味戚澤終於修成四禪天禪法,小無相禪功終於功德圓滿!這一卷《小無相禪功》得自白雲道姑,乃那爛陀寺不傳之秘,修持不難,但似戚澤這般數年功夫已然圓滿者,仍是鳳毛麟角。
禪功一成,戚澤周身上下氣機自然發動,串聯一處,綿綿密密,無可休止。四禪修成,自然成就一識,這次所開乃是舌識。他只覺舌根微微發熱,隨即整條舌頭亦有些發熱,忍不住伸出舌頭微微舔了舔嘴唇。
熱流過去,舌識已開,舌尖之上似有百般滋味湧來,與方才六賊魔音引動的舌賊異味不同,這一次所嘗百味純乎天然,絕無魔性,乃由清淨禪心引動,妙味無窮。
而四禪之功德亦自發動,與修成初禪、二禪、三禪一般,戚澤也自得了一道新的佛門神通!神通發乎本性真如,以禪功為基,就在腦宮之中,另有一道佛光即將孕育而出,似有還無之時,戚澤忽然福至心靈,一聲低喝,本性真如一震,竟將那將要成形的佛光打散,繼而一道佛光發自腦宮,直直射入古燈檠中!
那佛光之中蘊含一道佛門神通本意,雖未知其根本,但其中所蘊佛門精義卻是亙古已存,射入古燈檠中,須臾之間,已與那兩片神秘之極的薄帛相合!
那兩片薄帛自戚澤到手以來,從未顯露異狀,但其能與小無相禪功相呼應,必與當年的那爛陀寺有關。直至前些時日古燈檠將之收入,日夕以佛火金焰祭煉,但也未能燒出甚麼異常。
戚澤是心有所感,靈機一動,捨棄了一道新的佛門神通,只求將兩片薄帛化合為一。修成一層禪功所得神通,實則為功德之力所聚,若是捨棄神通,自可以此功德祭煉法器或是加持人物等等。
那一道功德之力透入兩片薄帛之中,立時引發異動。兩片薄帛受了佛光牽引,居然真的化而為一,成了一片嶄新的布帛狀的物事。
戚澤也是下定決心,捨棄一道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