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性格缺陷
我叫羅小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性格缺陷,三國之從購買幷州牧開始,我叫羅小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懂得舍小利謀大利的道理。這也是他為何官渡戰敗,慢慢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原因之一。
優柔寡斷,錯失良機
袁紹除了鼠目寸光,做事還存在優柔寡斷的致命缺點。這就導致他形成了好謀無決的性格,使其“見事遲,得計遲,行動起來總是喪失機會,慢半拍”。最能說明這一缺點的有兩件事。
1、討伐董卓優柔寡斷。董卓誅殺宦官後,取代了何進,獨掌朝中大權,當時各路諸侯敢怒不敢言。但後來董卓做得確實太過分,又是遷都,又是焚燒宮室,還肆意誅殺大臣等,引起天下震怒。各路諸侯紛紛扛起了討伐董卓的大旗。作為各路討董大軍的總司令,只要一聲令下,極有可能一戰定天下。可當時的袁紹卻優柔寡斷,舉棋不定,錯失良機,失去了一次快速平亂的機會。當時曹操大怒斥責道:“豎子不足與謀”。
2、因兒子生病延誤戰機。據《後漢書》記載,公元200年,曹操去攻打劉備,許都兵力空虛,謀士田豐勸說袁紹,趁此良機偷襲曹操,與劉備前後合擊,一舉消滅曹操。田豐說,要是錯失這個良機,等曹操坐大,再要消滅就不可能了。可袁紹卻優柔寡斷,遲遲不肯作出決定,最後以兒子有病為由,沒有出兵。田豐聽說後,用柺杖敲打著地氣憤地說道:“遇到這樣難得的機會,卻因為嬰兒生病的緣故失掉了,太可惜了!”一個月後,袁紹又突然覺得田豐說的有道理,就釋出檄文,派大軍攻打曹操。可這個時候已經錯失了最佳時機,最終,袁紹被曹操打敗,從此開始走上人生下坡路。
從這兩件事不難看出,袁紹本有打敗董卓、曹操等歷史大咖的機會,從而讓自己上位,也成為歷史大咖,可惜,正是因為他的優柔寡斷,最終葬送了自己的大業。
不會用人,最終一事無成
袁紹最終一事無成,除了自己性格優柔寡斷,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會用人。一開始,袁紹手底下人才濟濟。田豐、沮授、荀彧、郭嘉、許攸等都是一級謀士,都曾跟隨袁紹。就是劉備、呂布等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曾投奔袁紹。可惜袁紹都沒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沒能發揮出每個人的特長。比如荀彧、郭嘉,在袁紹這裡不被重用,可到了曹操那裡卻成為了頂級參謀,並幫助曹操成就一番霸業。再比如沮授、田豐,兩人水平不低於荀彧和郭嘉,兩人都提出過許多好建議。沮授曾對袁紹提出奉迎天子,反對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戰略,可結果其不但沒有被袁紹採納,反而被削弱兵權。田豐下場更慘,因為反對袁紹討伐曹操,官渡之戰失敗,最後被殺。就這樣,原本人才濟濟的袁紹陣營,死的死、走的走,使袁紹成為一孤家寡人,最終一事無成。
本可以成就一番霸業的袁紹,正是因為身上有著鼠目寸光、優柔寡斷、不會用人的三個致命缺點,最終把自己手中的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爛,不僅輸了這場“牌局”,還輸掉了自己的人生。在官渡之戰中,袁紹敗給了曹操。因為這場戰役,袁紹備受非議。大家對袁紹的戰略、戰術橫加指責,認為他的失敗,是因為沒有接受沮授和田豐的良言相勸造成的。似乎袁紹只要接受了沮授和田豐的建議,就能夠打敗曹操一樣。雙方在官渡對峙期間,實際上壓力更大的是曹操。當時曹操的手下有很多都叛逃到了袁紹那裡,還有很多暗暗與袁紹串通。在官渡之戰後,發現一箱子和曹操手下與袁紹串通的書信,曹操命令燒掉。曹操說,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倖免,更何況他人。可見,曹操的勝利是如何的艱難。因此,曹操的勝利不是因為雙方的實力差距,而是來自於謀略的運用。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非唯天時仰亦人謀也”。而這個人謀,是袁紹的內部出現了問題。官渡之戰有很多疑點。比如說許攸的舉動十分可疑。而曹操能夠料事如神,抓住袁紹致命的弱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