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戰前夜
北宋楊六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大戰前夜,重生之我在大明練修仙,北宋楊六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覺遠島在寧遠城不遠處的海邊,從寧遠城開始到海邊,幾百米就有一個糧草補給點,用木頭寨牆保護著,儲存著對援錦大軍至關重要的糧草,每個補給點都派駐了三四百名明軍,裝備了弩箭和火銃,戒備森嚴。
洪承疇帶著一眾幕僚及八大總兵以及監軍張若麒騎著駿馬來到海邊,看著絡繹不絕的海船和補給點指指點點,好不意氣風發。
不意就在眾將面前,一艘運輸糧食的海船觸礁下沉,船上水手高聲呼喊救命,洪承疇急忙吩咐兵士驅船去救,卻見附近一艘小船如箭一般劃了過去,片刻之間,水手們就轉移到了小船上,海船也沉入海底。
洪承疇對張若麒說道:“海上風浪太大,糧船時有沉沒,朝廷籌措糧草不易,可見朝廷決心之大。”
張若麒也感慨道:“大人所言極是,朝廷籌措糧草來之不易,所以大帥也請體諒朝廷之苦心,儘快解錦州之圍,以免勞師糜餉。”
洪承疇後身喊道:“吳總兵。”
“標下在。”吳三桂催馬上前,大聲回答。
洪承疇見到吳三桂,態度十分親切道:“吳總兵,覺遠島和寧遠城是我軍命脈,我軍糧草全都囤積在此,如果此地有失,我大軍必然遭遇滅頂之災,你務必即刻督軍加固城防工事,修葺炮臺和箭塔,只要這裡固若金湯,我大軍就進可攻退可守,進退有序,沒有後顧之憂。”
吳三桂拱手道:“大人放心,卑職一定謹遵大人指示去辦,萬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請大人放心。”
吳三桂是固守錦州的祖大壽外甥,而且他是關寧集團一份子,只要他肯賣力作戰,遼東將兵自然會跟著他一起為朝廷賣命,因此,洪承疇必須要拉攏住吳三桂。
吳三桂在寧遠城也有幾處房產,因此備下酒席宴請洪承疇等軍中大員,洪承疇無法推辭,喝了幾杯酒之後心中鬱悶,命令僚屬好好陪同吳三桂,自己藉故離開,離開之前,祖大壽的夫人左氏求見。
左氏乃豪俠中人,雖是女兒身,卻喜好弓馬,大淩河之戰祖大壽被俘,左氏就打算自刎以告慰祖先,所幸祖大壽假投降逃回錦州,依然效忠明朝。
左氏年已五十,依然可以騎馬百步穿楊,家裡豢養了幾百個家丁死士,日夜操練,見了洪承疇,要求和大軍一起出發,解救錦州,洪承疇無法推脫左氏熱情,只能答應。
張若麒在酒席中侃侃而談:“我大軍十三萬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出關,八大總兵個個身經百戰,久經沙場,兵士們也是士氣高漲,摩拳擦掌,只待一戰,大軍不日就可抵達松山,到時候東虜見我軍兵強馬壯,自會不戰而退,錦州之圍自解。”
一位幕僚聽了不以為然:“張大人說得極是,不過我朝幾次對東虜用兵,都是起初以為必勝,最後都是失敗告終,薩爾滸教訓猶在耳,東虜是新興的夷狄,打仗不輸於我朝,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敗,我軍對東虜知之甚少,作戰還是以謹慎為上。”
張若麒不贊同道:“皇上催戰,故此派小弟前來監軍,只要我軍將士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只知進,不知退,自然會戰無不勝,未先遇敵就畏首畏尾,如何能上報朝廷,下報皇上?”
“此次作戰,所領將士全都是朝廷心血,勝敗關乎國家安危,豈可做蠻勇孤注一擲。”
“此時不戰,士氣必須鬆懈,趁此時士氣尚在,一鼓作氣殺過去,東虜必然敗逃,再拖延下去,軍士疲憊,再戰可就難了。”
“卑職還是那句話,這些軍士都是四方聚集的勇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我們做謀士的,必須謹言慎行。”
吳三桂聽這兩個人你一言他一語的,針鋒相對,唇槍舌劍,繼續爭辯下去,必然無法收場,趕緊起身,笑著勸了兩位幾杯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