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軍出關
北宋楊六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大軍出關,重生之我在大明練修仙,北宋楊六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蘚遼總督洪承疇,汝之兵馬現在已經充足,錦州前線越發危急,卿應立刻統兵出關趕赴寧遠前線,激勵兵士,以解錦州之圍。卿切不可刻意逗留,不思進取,須知朝廷大軍集結不易,糧餉籌措不易,耽誤一天都要耗費無數糧秣,朕已經調派兵部侍郎張若麒總監援錦兵馬,助汝一臂之力,如何進兵作戰,卿可與張若麒和衷共濟,早奏凱歌,欽此。”
張若麒收起了聖旨交給洪承疇,洪承疇接過聖旨站了起來,張若麒拱手行禮:“大帥,下官此次前來,還需要大帥與諸位同僚和衷共濟,一起共赴國難呀!”
洪承疇也客氣的回禮:“張大人深受皇上和兵部陳尚書器重,本帥一定與張大人攜手同行。已經備下了酒席,請張大人隨同本帥入席,過幾天大軍入關,可能就沒有這種閒情逸致了。”
“大帥客氣了,下官前來就是為了建功立業來的,可不是來享樂的。”
“哪裡話,哪裡話,建功立業等大軍入關之後再說,今天不論軍事,只論風月。”
洪承疇的幕僚們看著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張若麒議論紛紛,大多數都是表示對此人的反感。
有朋友在北京兵部任職的幕僚打聽得知張若麒年青,浮躁,喜歡紙上談兵,很受陳新甲的信任和喜歡,翻遍史書,這種人一般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典型人物就是三國時期的馬謖,有人預測張若麒奉旨前來督軍,肯定會對洪承疇的戰略事事牽掣,貽誤軍機大事,不由得全都為援錦前途擔憂。
大家議論這些的時候,洪承疇也不能也不好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他也十分反對皇上派人前來監軍,但他身份在這裡,萬一他的話被錦衣衛或者其他人密報皇上,會給他造成不小的麻煩。
洪承疇站在平臺上扶著欄杆看著波濤起伏的海面,想了一會回到屋裡對幕僚們說道:“諸君,不要再說了,皇上已經任命他為監軍,木已成舟無法改變了,我既然身為總督,應當體諒皇上的難處,既然皇命要求我即刻進兵,今晚宴會之後,明天天一亮,大軍就馬上出關。”
眾位幕僚還在嘁嘁喳喳的議論,洪承疇加重語氣道:“各位,我已經做了決定,請大家執行,明天天亮之後,全軍全部出關,違令者軍法從事。”
他召喚一名幕僚,起草給皇上的奏章:“微臣跪讀聖旨,深感皇上之期盼,激動振奮之情躍然紙上,臣謹遵聖明,即刻率軍入關,期盼蒼天和皇上庇護,早日痛殲東虜,解錦州之圍,臣洪承疇叩首。”
眾幕僚不敢打擾洪承疇休息,紛紛退了出去,洪承疇卻看著波濤起伏的海面發呆,他知道以他率領的各部兵馬出關作戰,取勝的希望很渺茫,只因各部兵馬都是臨時抽調集結在一起,雖然領兵的總兵他都十分熟悉,但各部總兵之間全誰都瞧不起誰,都以為自己天下無敵,行軍作戰,最講究配合,沒有將領之間的鼎力配合,只怕凶多吉少。
一夜無眠,洪承疇翻來覆去睡不踏實,他不知道自己這次帶出關的十多萬各省壯士日後還能有多少人能夠回來,深感責任重大。
天亮後,聆聽著熱鬧非凡的人馬嘈雜,看著海上一艘一艘的運糧船運載著援錦大軍的糧食向北航去,就像人體的血管一樣向心髒輸送著養分,這些糧食就是軍隊的養分,沒有糧草,寸步難行。
看著絡繹不絕走出山海關的大明將士,洪承疇心情十分沉重,雖然號稱十三萬,但空額嚴重,去做缺額,老弱士兵,總數也不過十萬左右,分屬八大總兵,其中曹變蛟,吳三桂所部精良善戰,王樸,唐通,白光恩,王廷臣,楊國柱,馬科等總兵的部隊戰力良莠不濟,如果有得力大將用於督戰,勝利應該也有幾分把握,就怕諸位各懷鬼胎,開戰之後不盡死力。
想到這裡,洪承疇又是一聲長嘆,他感受到了楊嗣昌的難處,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