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看昇平烏棲畫戟,塵途雕弓落,拾遺一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人手裡盤迴了天台書院的名匾及記事碑,那士學士手書匾額,陽制誥親題院記只怕早就做了柴火和牲口石槽了。
如今也只有文昌閣旁的碑亭內宣宗御筆的御製碑尚存,讓後人知道這縣學昔日輝煌,否則最多兩代人,人們便會徹底遺忘這承載許多仁人志士未酬壯志的所在了。
元知縣與公良參軍、蘆頌等人環著承公,眾人皆步行而入,宗淑、霄春臣與觀天二人前面護衛,縣學中人早已恭恭敬敬的迎候一旁。
這縣教諭、文學以及教授們皆是當地頗有文名之人,雖然科場上未見佳績,但是腹內是有錦繡文章的,並非迂腐之輩。
承公一路走著,聽著,這縣教諭、文學所言點到即止,卻能聽出其中對於年輕知縣的迴護之意。其實承守真一路至此,雖然尚未深入民間,但知微而見著,只看這商肆繁榮、街坊清淨也知這知縣於庶政上是下了功夫了。
此子與承守真當年相似,都是能俯下身子一心做事之人。人常言所謂鶴立雞群,可是官場中誰願意他人是仙鶴,自己是草雞?庸碌之輩,苟且之人自然希望上下皆和光同塵,共同進退,似承守真這類人做得越多越好,豈不是讓世人看到其餘人的無能顢頇?並非人人如承守真般鐵骨錚錚,金玉心腸,也不是誰都能不懼上下嫉恨,須知並非堅持一定有出路,苦熬能見豔陽天。
承守真一飛沖天,更多實臣恐怕是一生都無出頭之日。因此,承守真此次奉詔回朝,並非是希冀自己能更進一步,而是有生之年,有力之時,能為朝廷選拔賢能,擢用幹員,能為這太平世道保駕護航,也是不枉此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