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困局,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豈有此理!”大唐第一諫官魏徵第一個坐不住的跳了出來,他才幹無雙,但是剛正得有些過了頭了,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說話都是直來直往,根本不會顧忌受眾者的感受,故而,李世民對他是又愛又恨。不過不管魏徵存在何等毛病、缺陷,但對於大唐的拳拳愛國之心,卻不輸於任何一人。
房玄齡道:“區區突利小兒,還沒有打敗頡利,就狂妄自大的驅逐我朝使節,實在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臣提議,立刻斷絕與突利、夷男的一切往來,讓他們自生自滅好了,此之二人就像兩條狼一樣,以前,實力相當之際,還能和平共處,現在突利佔據了上風,對夷男肯定也是不管不問、愛理不理、呼來喚去,夷男對於突利本就心存不滿,又如何投入十二分心血也頡利爭鬥?所以臣敢斷言,最終獲勝的絕對是的同心同德的頡利。咱們現在,就坐看他們打得兩敗俱傷吧,臣建議到時候直接興兵出塞,將三人一鍋窩,讓他們到長安城同一牢房裡相伴一生。以此,永絕邊患。”
別以為老好人就沒脾氣,他們沒有發脾氣,是因為沒有觸犯到他們的底限,這文人一旦發起火來,後果也是十分恐怖的,特別像房玄齡這種擁有著一身逆天智謀的天才。
房玄齡與杜如晦是十年如一日的老基友,房玄齡這一表態,杜如晦也是出聲應和。他正想說話,卻讓一人搶先了。
魏徵怒道:“我大唐海納百川,以無上胸懷,對待周邊異族。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突利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大唐經濟文化軍事技藝遠在他之上,而他一個叛逆者卻膽敢辱我大唐,若不嚴懲,殺雞儆猴。日後必然有他國效仿……臣以為突利與夷男都必須嚴懲,而且不能有任何留情,迴旋之餘地。”
魏徵長得並不帥,可以說的上是難看。史書上也記載他狀貌不逾中人,連一般人都比不上。但他此刻揮激揚,厲聲大喝,別有氣勢,很有中二青年,無畏無懼的感覺。
李世民道:“那依照魏愛卿之見,應該怎麼處置?”
“殺!”魏徵毫不猶豫的道:“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敗者也。此是上天剿絕,宗廟神武,且其世寇中國,百姓冤讎。”
這魏徵不是善男信女,他也是一個狠角色,他這話的意思很簡單,翻譯起來就是:突厥人面獸心,留之必有禍患,應該將他們盡數殺絕,種族屠殺。
魏徵突然展現出來的殺伐果敢,連李世民都讓魏徵給嚇到了,更不要說房謀杜斷了,三個均是用一種古怪的目光看著一向把仁義道德掛在嘴上的魏徵。
魏徵在種族這方面就如一箇中二的皇漢少年一樣的偏激。
房玄齡恨恨的說道:“臣同意魏大人的觀點,但還不夠。不但要殺,還有杜絕後患,公告天下……主周邊異族瞧一瞧我大唐的脊樑與血性。”正所謂君辱臣死,這出使的使節到了國外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也是皇帝的代表,突利汙辱使節,也汙辱李世民毫無二致,故而,房玄齡才如此火大。
“好,召集大家議事!”難得遇到主戰主和派同心協力,李世民索性臨時補了一個朝會。
精簡後的官員都是幹實事的人才,不一會兒,滿朝文武全部到位。
李世民也不羅嗦,就直奔了主題,親自將使節送來的書信念了出來,最後道:“突利野心勃勃,甚至超過了頡利,我們不能養虎為患。”李世民犀利的眼神,在大殿中一掃而過,最後落在了孔穎達、褚遂良等主和派的身上,高聲道:“朕現在的改變主意了,朕不要突厥的半壁江山,朕現在要的是整個突厥,讓突厥全部領土永遠成為我大唐的草原都護府。”
孔穎達、褚遂良等一干主和的人,神色各自一變,都讓李世民這突如其來的一招打的措手不及。
朝中的大臣也轟炸了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