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 李世民的提點,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教了!”李世民驚歎連連,他發覺自己都接不上話了,只因秦風說的話,簡直到了心坎裡去了,由於遭受突厥荼毒數十年,中原人對於突厥軍有著先天的畏懼,這也使得一些大臣在涉及到突厥一事,總會往不好的方面去想,這是一種不自信的體現。而現在,正慢慢好轉,特別是秦風兩次大勝後,人們霍然發現,突厥也不過如此,時至今日,大臣對突厥已經的畏懼已經煙消雲散,可以說,秦風的功績不僅僅是眼前的兩場大勝,尤為難得的是他喚醒了大漢民族沉寂已久的血性、尚武、自信心。

秦風微微一笑,然後直入主題,開始介紹這一次戰役的經過。

他的口才極佳,本來就匪夷所思、精彩萬分的故事,經他一說更是讓人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李世民聽得是津津有味,在腦中幾乎將自己當作故事的主角,聽到驚心動魄處為之驚歎,聽到高興處為之歡喜。

尤其是聽到秦風說起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引兵來襲擊大唐疲勞之師的戰鬥,更是讓他捏了一把的冷汗。

接著秦風又說起了關於以綿羊破陣一事,過程也是曲折離奇。

李世民也為秦風的奇思妙想而感到震撼,“綿羊破敵,虧你想得出來,要是對方不上當,你就危險了。這才是真正是神來之筆,朕都替你捏了一把汗,哈哈……好啊,你用兵之道,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時而謹慎,時而膽大,時而險中求勝,虛虛實實讓敵人摸不清你的套路,這才是高明的將軍。不錯,很不錯,頗有朕的風格。”

這一回,倒不是李世民自吹自擂。他用兵險中求勝,讓敵人根本想不到對方下一步會用什麼手段來進行,

這也是李世民慣用戰術……他通常會讓正面部隊先與敵人接戰、對峙,自己領著玄甲軍尋找漏洞,待敵軍受到消耗或者出現破綻的時候,他再率領玄甲軍突擊敵人的薄弱環節,打破僵局。

所以玄甲軍出動,往往就意味著敵人的潰敗。

李世民出身軍事世家,武勇雖不及秦瓊羅士信之輩,卻也是武力值極高敢拼敢殺的猛人,兼之玄甲軍又是天下最強兵,攻打的還是對方的破綻,只要一擊,對方便會出現了動盪,繼而給正面的唐軍破敵之機會,他這種打法,在虎牢關下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在與劉黑闥作戰之時,他算清劉黑闥的為人,直接讓秦瓊、尉遲恭為箭頭,殺向對方中軍,將劉黑闥嚇得屁滾屎流的逃跑,這主將一逃,士兵頓時為之崩潰。這也正是李世民的可怕之處,因為沒有人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麼,與之野戰,個個都心驚膽戰、束手束腳。

而秦風這個野路子出身的人,用兵也沒有固有的套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這一點與李世民極度相似,所以,李世民格外激動,有種後繼有人的欣慰與開心。

“對了,你怎麼判定突厥人會搶綿羊?”

秦風一怔,復又笑道:“這要多謝岳父大人您了。要不然,小婿也想不到此策。說起來岳父您也有功勞。”

“哈哈哈哈……朕遠在長安,勝利全賴你們拼殺,朕哪有半點功勞!”李世民對秦風的話很是高興,一臉的興奮,從龍椅上站起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還與朕有關,你且說說看!”

秦風差點暈倒,自己不過提及一句,他還當真了,自戀症也未免太過了吧。

以後誰說明君、聖君不喜歡聽人拍馬屁。我跟他急。

秦風心裡想著,心思卻在急轉,嘴裡念道:“‘“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恆其陣。以弓矢為爪牙,以甲冑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為居室,以羊馬為軍糧,勝止求財,敗無慚色。無警夜巡晝之勞,無構壘饋糧之費。中國兵行,皆反於是。與之角戰,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為,習其所好,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