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章 絆腳石,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出兵。

頡利盛怒之下,也是全軍出擊,雙方在草原上展開了一場大戰,頡利作憑藉人數上的優勢,將夷男率領的倉促組織起來的鐵勒勁旅打退。

頡利承受不住傷亡,打退了鐵勒聯軍後不作多留,灰熘熘的撤軍了。可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善於把握形勢的夷男哪會給頡利喘息的機會,硬是承受著崩潰的壓力,直接再度點起了兩萬鐵勒騎士,浩浩蕩蕩的殺向了突厥。像附骨之蛀對著頡利死纏不放,追著頡利打。充分的發揮了游擊戰術的精髓,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發揮得淋漓盡致,將機動性發揮到極致。

突厥騎兵的機動性固然不差,但是在相通的情況下,主動攻擊的一方明顯是佔據著主動。

面對夷男三番五次的殺入,整個冬天突厥都讓夷男攪得是雞飛狗跳、翻天覆地,整個大冬天都顯得惶惶不可終日。

北地如此,南方同樣不好過,受秦風的刺激,以及朝廷的大力支援,不但是秦風,連帶代州一線的李績與出兵草原,與秦風一東一西,搶佔著突厥的人口與牲口。像水蛭一般吸食著突厥的血液、骨髓與生命力。

頡利就如落入平陽的勐虎。讓北地的薛延陀與南方的大唐逼得一個頭兩個大,雷怒如雷。

最終在趙德言的策劃下,在冬天快要結束的時候,頡利展開了一次成功的反包圍。將兩萬鐵勒騎士給困了住,展開了一場復仇之大血戰。

十萬突厥兵圍殺兩萬鐵勒騎士,鐵勒人也展現了他們的勇悍,在付出一萬八千多戰士的代價下,突破了重圍,逃入薛延陀腹地。

頡利這才得以安心南下,不過他吃過薛延陀的一次小虧後,不敢在深入薛延陀,殲滅這冉冉升起的強敵。

薛延陀也是元興大傷,夷男在突利那裡拉來的軍隊也是消耗一空。薛延陀大軍本就是近來建立的部隊,不但兵馬不足,而且還是一些不經訓練的牧民,打打順風仗還行,一旦遇到了兵敗,那就是一鬨而散的局面,現在經過連番的動兵。且夷男又不以掠奪為上,本就給族部造成了極大的軍事負擔。如今折損了數萬的本部青壯勞力,使得原本的惡劣情況,百上加斤。薛延陀在短期內也是無力再戰了,夷男當前要做的就是說服各部落,整合人心,以期明年再行決戰,如果不顧部族的異議強行作戰,好不容易形成一體的鐵勒將會再度各行其事。

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夷男懂得。

**********

長安皇帝!

大戰即來!

李世民與他的頂級團隊也將重心轉移到了戰事上。

突厥、薛延陀與大唐國國都長安的距離相隔數千裡,但是他們的情況卻如雪花一般,一點一點傳到李世民的案几前,讓他這位大唐王朝的皇帝,大唐王朝的最高統帥對於北面的情況瞭如指掌。

這位皇帝看著一份份戰報,每天都是笑容可掬,得意啊,一個強大的威脅,在他的策劃下,正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的走向崩潰,這種心裡上的勝利,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得到的。

這一天,薛延陀大敗的訊息也在這一日傳到了他的手上……

看著薛延陀慘敗的戰報,李世民的手指不斷的在案几上敲打著,在他的下方都是他最為倚重的心腹人才: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侯君集……

“這個夷男,為得我大唐的支援。真是不惜一切啊!”李世民笑著說道。

侯君集搶先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夷男如此。必有所求,他越是如此,越留不得他。”

長孫無忌目光在侯君集身上一掃而過,流露著絲絲的失望。

杜如晦微微皺了皺眉,並未說什麼。

房玄齡卻無所謂的笑道:“潞國公說的不錯,薛延陀、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