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章 絆腳石,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突利大敗虧輸,率族人投降大唐,頡利不忿,派遣親近崛起的烏拉爾族少年族長阿史那默若雅興四萬精兵追擊,雙方再次決戰於草原一條小河畔,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大相庭徑,烏拉爾全軍覆滅,阿史那默若雅復仇不成,反而慘死於大唐虎賁大將軍秦風之手,至此,阿史那沾罕(烏拉爾)一脈徹底絕後。
大唐朔方方面軍趁勝殺入大草原,再次向烏拉爾部落所在地揮起了屠刀。
在頡利大力支援下,烏拉爾吞併了眾多見風使舵的投奔了突利,見勢不妙的又返投頡利的部落,經過短時間的發展,烏拉爾部落在草原上也算是一個強大的部落。不過他們的族長死了,四萬精兵沒有一個活著回去的。也就是說偌大的烏拉爾部落就像一個沒有絲毫抵抗力的脫光了衣服的絕世大美女一樣,出現在一群色狼的面前,可是這“絕世大美女”卻擁有數十萬頭牲口,以及十數萬婦孺,這在草原是多大的一筆巨大的財富了,很多部落都蠢蠢欲動,可就在他們行動的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因為這些貪婪的傢伙全部讓唐軍順手給滅了,至於烏拉爾部落倉促集結起來的一萬多戰鬥力,唐軍僅一個衝鋒就將之殺了個片甲不留。最後,不僅是烏拉爾,連帶附近二十八個中小部落全部成了唐軍的囊中之物,由四萬大軍看押著,像螞蟻搬家一樣,浩浩蕩蕩的奔向了大唐,為日漸強盛的大唐輸送新鮮的血液,至於數十萬俘虜,則要經過一年的勞動改造,無償的為大唐修橋鋪路,一年後,表現好的則能夠轉為大唐的子民,以家庭為單位,同化在漢族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至於表現不好的,繼續無償幹活,直到他徹底的失去了野性為止,特別惡劣的只有吃板刀麵一個下場。
此消彼長之下,突厥遲早會讓大唐抽乾血液,只剩下一具空殼子,反之,大唐將會不斷的壯大。朝堂上的那些人的眼光是何等的毒辣,這一次不但沒有彈劾秦風,反而還大加褒獎。
仁義道德派滿意了,因為他們可以就近傳播各種先進人道思想,而且秦風沒有滅人部落,這也說明了秦風的戾氣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之下得到了化解。
現實派同樣滿意,因為人口是大唐的短板,這一次突然多了十多萬人口,這絕對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沒有了人口,突厥的土地再廣闊也沒有毛用。秦風這一手從深遠影響上說比屠族更加歹毒。
至於突利部落,同樣不可避免的衰敗了,在那場大戰中,他死去了兩萬三千多人,重傷致殘的也有六千多人,這也意味著他僅有兩萬可戰之力。兩萬人能做什麼?把他們丟到人海中,興不起半點波浪。
突利情知大勢已去,很聰明的選擇了無條件的投降。突利識相的做法受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禮遇,親自接見了他這位突厥的二可汗,設宴款待。
並且,還格外開恩,不但沒有拆分了他的部落,還特地在朔北草原劃出一大片草場讓突利東部安頓了下來,永為大唐北方的屏障。
頡利得此訊息,自當是勃然大怒,但卻又無可奈何。
突利本是他囊中之物,但因薛延陀的出擊,卻讓大唐撿了一個現成的便宜,接收了突利的一切財產。
盛怒之下,頡利只能將怒火發洩在薛延陀的身上……但是如今的突厥以非昔日突厥,能夠傲視草原。頡利也不再是以前說一不二的大可汗,特別是失去了烏拉爾這隻手臂、這把利刃的頡利日子更加艱難。很多部落開始陽奉陰違,暗地裡卻與大唐含情脈脈的眉來眼去。
頡利再傻,也知道局勢的嚴峻,如果再戰下去,他將變成孤家寡人,最終被優勝劣汰的草原法則給淘汰掉。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當頡利灰熘熘的準備撤軍的時候,得到訊息的夷男頓時知道自己讓頡利給騙了,也才知道眼前的是一個外強中乾、虛張聲勢的軍營,發現上當的夷男整合了三萬鐵勒騎兵,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