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章 替李世民背黑鍋,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突厥打了大半年,三方已經是精疲力盡、相持不下,夷男、突利意與大唐結盟,尊我大唐為首!雙方使者已在路上!爾等認為朕該當如何待之?”

李世民笑眯眯的說著,近來,國內有天網讓他不爽,但順心的事兒不少,先是秦風送來的五十萬兩銀餅解了燃眉之急,而後,秦風又大破天網,並斬獲無數錢財,不算秦風在天網巢**及碧水坊查封之財,單單秦風府邸的財物,恐怕少說也有千萬計,而昨天,前方又送上突利、夷男遣使求助之事,可謂是內外皆順,容不得李世民不高興。

“陛下,頡利部下驍勇善戰,經小半年的內戰,青壯尚有數十萬計,突利、夷男朕手對抗尚且不敵,可見其擁有著驚人的底蘊。當年中原大亂,頡利從中謀取了大量財富與軍資,他多年來的掠奪物資在這一場內戰中完全展現了出來。突利、夷男各方面都不弱頡利,然則軍械、糧食是其致命的短板。”

房玄齡分析著說道:“頡利將突厥帶到一個頂峰,故而威望素著,儘管他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在其本部的地位無人能敵。反觀突利、夷男名為同盟,實則心懷鬼胎、互不信任,說一套做是另一套,都巴不得對方的實力在戰爭中削弱,在人心歸屬上,頡利已勝一疇;故而,若我大唐不聞不間,最終獲勝者非頡利莫屬。”

杜如晦接道:“突利、夷男之使節,無非是求我大唐資助其兵器、糧草,之後,再說服陛下出兵北伐。”

李世民頷首道:“突利、夷男若是大敗,頡利的威望將會更高,統一之突厥於我大唐無利,故而突利與夷男不能敗。軍械、糧草可以供給他們,反正武庫多的是繳獲而來之軍械,我們不要金銀財寶,只換短缺之戰馬、耕牛與羊子。至於出兵,嘿嘿,還是算了吧,不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我大唐絕不出兵,這是原則。”

長孫無忌陰陰一笑,道:“一個分裂的突厥於我大唐有利,且讓他們自己鬥下去吧!想當初,頡利左右逢源的坐山觀虎鬥,我們亦可學他一回。”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惡有惡報!”

四人會心一笑。

當年大唐橫掃天下的時候,頡利可汗扶持的竇建德、劉黑闥可沒少給大唐惹麻煩。

頡利可汗對於突厥來說亦算是一位英主,作為北方草原的王者,坐擁數十萬驍勇善戰的突厥騎兵,可謂天下第一勢力。天下大亂之時,頡利效仿中原的納貢制度,讓挨著突厥疆域的中原諸侯,對他們納貢,說白了就是繳納保護費,若是不繳,那便出兵來搶。

突厥作為草原民族有著狼一樣的習性,從來不會跟你正面硬碰硬的對決,他們往往的萬人成群,遇到弱小的殲滅,遇到大軍遠遁,專門洗劫村莊,燒殺搶掠。令所有挨著突厥的諸侯強豪,無能為力。

不論是李唐、劉武周、薛舉還是竇建德這些稱雄一方的豪強,都不得不乖乖的繳納保護費。更別說高開道、苑君璋、梁師都這些掛著突厥打手的小諸侯了,他們幾乎就認了頡利做爸爸,突厥指哪他們打哪。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縱使李唐、竇建德這些強豪有著不弱的實力,可面對突厥騎兵實在無力。突厥今天屠滅一個村,明天來搶兩個縣,長此以往誰受得了,總不能讓百姓全部蝸居在城池裡,不耕作不勞動吧。

與其突厥來搶,不如乖乖的繳納保護費,這樣還能免去百姓的傷亡,損失反而沒那麼嚴重。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繳了保護費,他們能有多餘的兵力去開疆擴土。就拿李唐來說,若不乖乖的給突厥送禮,他們拿什麼去打關中?那幾萬新兵,能防住突厥就謝天謝地了,哪還有什麼大唐。

突厥就在這種機制下,不費一兵一卒的獲取到大量的財富,頡利可汗的威望也水漲船高。

但隨著大唐漸漸一統,孝敬突厥的諸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