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議事,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網一事,涉及面過寬,唯有暗中查詢。(廣告)魏卿家,秦風人是抓了不少,可是否有賊首在其中不得而知,此事就交與你了。”李世民借題發揮的敲打了魏徵一陣,見這傢伙讓自己說得無言以對,在朝堂裡的悶氣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喏!”魏徵心甘情願的退了下去,經李世民這一解說,他也知道自己的人云亦云確實太過失當了一些,可以後是否讓李世民期待那般,說話的時候能藝術一些,那就難說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房玄齡道:“天網一日不除,江山一天難安。這是一顆毒瘤,當徹底割除!”
長孫無忌道:“秦風懷疑的理由充分,當天出現在碧水坊的大臣都有嫌疑,當查,且一查到底。”長孫家的利益與大唐興衰榮辱息息相關,天網危害巨大,既是大唐的毒瘤,也是威脅到長孫家的存在,故而,他拋開了個人成見,站在了秦風這一邊。
杜如晦道:“天網當查,但是,有個事情大家都遺落了。”
“何事?”李世民問,
“倭國人摻雜其中,是個人認為呢?還是倭國皇帝與天網已經勾結?”
李世民動容的站了起來……
他非常清楚若杜如晦說的屬實不假,那意味著是什麼!只聽他沉聲說道:“倭國人多次請求朕賜予冶煉技術,而且,還讓秦風與他人說項。你們說倭國人會不會因此而與天網勾結在一起呢?”
長孫無忌率先回應:“很有可能!”
經秦風提醒,李世民已經將技術的重要性灌輸到每個大臣腦海裡,大家一律認為文化可以共享,技術不能群分。[小說]現在聽李世民一說,大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可能性。
一個國家的冶煉技術是否強大,直接關係到這個國家的兵甲夠不夠鋒利,關係到機械裝置是否耐用。
冶煉技術往往象徵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冶煉技術也因社會進步社會需要,不斷的得到優秀人物的改良。從最初的青銅時代過渡到鐵器時代,再由鐵器時代過渡到鋼製時代。
冶煉技術經過塊煉法、百鍊鋼、炒鋼法的發展歷程,到了南北朝已經演變成更加高明的灌鋼法,令鋼鐵的產量大幅度上升,以滿足當時的需要,滿足社會的需求。
發展到了唐朝,鋼鐵已經普遍普及了。大多數的鐵匠都能掌握灌鋼法這門技術,使得鋼鐵的產量得以提高。
這是中原王朝對面異族最大的依仗,一旦落到異族之手,大唐的優勢將會弱化到冰點。
李世民自豪的說道:“我大唐有著發達的技藝,而異族有嗎?他們連冶鐵都不會,他們用的武器還是前朝的,甚至還有一部分是青銅武器,穿的是皮甲,我大唐冶鐵技術他們是望塵莫及,我們的軍隊穿鐵甲,用鐵兵器,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與依仗,但若這些技術落到他人手中,我們的優勢將蕩然無存。倭國置於東海中心,既無外憂,也無內患,他們要這些冶煉技術做什麼?無非是利其兵器,堅其大盾。”
“倭國人很不容易滿足,那什麼聖德太子還曾入侵遼東三國,若是得到我大唐的技術,野心也會膨脹。”
“倭國人說得比唱的還好聽,哼,還問朕要造船的技術呢。其野心昭然若揭,朕又如何不知?”
李世民笑了笑,頗為自得的在心中唸了一句:“還好遇上的是我!”
長孫無忌道:“陛下,倭國人每次進京都帶無數財寶,可到陛下手中的寥寥無幾!臣懷疑他們用來收買一些不忠不孝之徒為己用。”
“嗯!”李世民點頭,此事秦風亦曾與他提到過,而且還給了藥方。
“要查不難。”
“哦?”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均是詫異了起來,他們都是頂尖的智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