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9章 &ld;軍神&rd;出山,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乙支文德年近七旬,身材中等,頭髮斑白,滿布歲月之痕的臉上,卻是精神抖擻,腰桿挺得筆直,步履穩健。便是夢中被叫醒,也無半點的迷茫,論精氣神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

其實以他的精神狀態說年邁退隱,實在是言之過早。

只是為了高句麗的安寧,不得不退隱而已。

乙支文德出身貧寒,卻官居太大兄也就是副宰相,在高句麗可謂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相當了得。但除了高麗王,在他上面還有一個總知國事掌控全軍的大對盧。當任大對盧的是高句麗世襲淵氏家族的族長淵子游。

當年的淵子游文武雙全,威望過人,在掌權期間輔佐高句麗王室,收攏人心,發展生產,積聚國力,高句麗能在東北稱雄引起隋朝的注意與淵子游有著莫大的關係,論對高句麗的貢獻淵子游遠在乙支文德之上。

楊廣初征高句麗,第一個站出來的也是淵子游這位執掌軍國大權的大對盧。他親自領兵與楊廣對決遼東第一線,牽制住住了楊廣六七十萬大軍,確保遼東最前線不失。論及作用,淵子游完全不輸乙支文德。可乙支文德卻一戰封神,成為高句麗的救世主,威望遠在淵子游之上,嚴重威脅高句麗第一世家淵氏的地位。引起了淵子游的不滿。

當年乙支文德爭不過淵子游,故而不得不選擇退讓,提前歸隱。

淵子游死後,其子淵大祚不但繼任了淵家家主之位,而且還繼承了淵子游在高句麗的一切職務,雖說淵子游能力非同一般,可與其父淵子游相比之下,個人能耐與威望卻是遠遠不如。

乙支文德也確實是個人物,他熟悉中原文化,尤其鍾愛陳壽的《三國志》,在這書裡,他最推崇的人物是笑到最後的司馬懿。而他此刻扮演的角色就是三國裡的大人物——坐等良機司馬懿。

他知道主弱臣強的結果會是什麼樣的下場,以淵氏的野心,遲早會向王室發難,而那個時候是他乙支文德再創輝煌的時刻。

乙支文德在最輝煌的時候,暗淡歸隱,高句麗百姓以為他是高風亮節,不屑於世俗之爭。由此對他是更加的崇拜,可事實上他並不甘心失敗,深居簡出不外乎是在等著復出的機會的罷了,他雖遠離朝堂,可是他的心腹大將們與他的連續一直沒有中斷,他對心腹軍隊的掌控並沒有絲毫的減弱。

也因為他與軍隊有著千絲萬縷般的關係,故而對高句麗的局面瞭如指掌,

只是略聽榮留王說明情況,以對當前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

“陛下別急!”

乙支文德眼中閃著興奮的神采,他唯一忌憚的對手淵子游已經死了,榮留王親自前來拜訪,他知道這正是他一直等待著的復出的時機,他怕榮留王看出自己的異常,索性閉上了雙眼,裝著沉思的模樣,過了好一會兒功夫,等心緒平靜了下來,故作惋惜道:“臣為了高句麗的安寧,為了避免生靈塗炭,當年選擇了退讓。本以為淵氏少了臣,會全心全意的輔佐陛下一統一天下,可不曾想,淵子游的兒子淵大祚竟然心懷不軌,當年,臣見淵子游一心為國挖掘人才,心裡是十分佩服的,可不曾想到,這一切都是為了今天啊,早知如此,臣哪怕是死也要與淵氏鬥上一鬥。”乙支文德神色憤慨,一副忠臣義士的模樣讓榮留王心頭大喜,他忙不迭道:“將軍,孤王此來,正是請您出山,請您帶領高句麗的將士平叛。”

乙支文德道:“臣年事已高,精神與體力已不復當年,只怕有負陛下重託。”

榮留王急了,他近乎哀求的說道:“老將軍精神不亞青年,為何言老?難道老將軍要看到先輩打下的江山變成一片火海麼?還請老將軍慈悲我高句麗數百萬百姓,淵氏向來霸道,若任由他們為所欲為,這國將不國啊。”

“也罷!既如此,那臣就為了陛下與百姓再披一次戰甲吧。”乙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