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6章 水軍都督,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他的“出色”表現,令以卵擊石的局面變成了雞蛋打裂了石頭。
秦風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道:“昔年的情況。追究細節也於事無補。現在的高句麗內有權臣掌控兵權,外有百濟、倭奴的支援,內部在存在著內奸,已經沒有半點退路可循。現在的高句麗國君是榮留王高建武,這傢伙對我大唐還算敬重。前不久,陛下曾下旨,讓他將那些將士的屍骨送回我大唐。讓他們能夠魂歸故里,不至於流落他鄉。可是時下的高句麗內亂不休,榮留王高建武沒有這個膽量去得罪高句麗的軍人,畢竟,那對於我們是恥辱的京觀,在高句麗軍隊眼裡卻是他們的榮耀。如此也正合我之心意,這京觀只有我們自己去拆除才有意思嘛!”
“對,我們自己去拆。然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再建一個幾十個京觀。”
“這些都是後話。眼下的形勢大家也知道,打下東突厥的時候,已是國庫空虛,我大唐眼下實在無力而戰。陛下是不會開戰的。”
這是實情,大家也是黯然點頭。
自李世民而下,滿朝文武心底一直念著屬於大唐的遼東一地正被高句麗霸佔著,只是遼東苦寒,不在大唐的發展範圍之內。大唐當前的經濟本就吃緊,不打沒有價值意義的仗。
花費人力財力物力將遼東拿回來,對於大唐沒有任何有利之處。
好鋼需要用在好刃上,以李世民的功利之心,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幹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待大唐富庶了,國庫充實的時候,再將遼東奪回來,順帶將高句麗滅了,也就是了。
這是李世民之前的想法,可秦風出了餿主意之後,他又改變了想法,讓秦風一試,或許會輕而易舉就能收復了遼東也未可知。
“難道就這麼任由這些跳樑小醜逍遙自在的老死去嗎?”程處默十分不爽的說著。
“白日做夢!”秦風冷冷一笑,道:“如果這般,派我們去幽州幹嘛?”
“老大,你別賣關子了,就直接說吧。咱們怎麼幹他孃的。”尉遲寶慶激動的說著。
“好!”秦風也不隱瞞,將自己的計劃全盤說了出來,最後叮囑道:“明裡我們是去發展民生,防止高句麗的內亂波及大唐。事實上我們幹什麼只能我們有限的幾個人知道,哪怕虎賁軍的兄弟也不能說,要是洩漏出去,軍法從事。”
“喏!”眾人喜笑顏開的應喏。
秦風對馬周、杜荷道:“抵達幽州,政務、後勤、民生等雜七雜八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二人了,那地方民生凋敝,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以前他們是怎麼幹的,咱們不用管,幽州到了現在還發展不起來,證明他們那一套行不通,既然行不通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你們覺得怎麼對就怎麼辦。陛下說過,幽州那地方的九成以上的官員都是以前任用之人,一些人還是羅藝時候的人。這些官員良莠不齊,我們要重新清理一番。在幽州那遼闊的地盤上,肯定隱藏著我們不知道的蛀蟲,發現一個,給我弄掉一個,發現一窩給我一鍋端,出了事我擔著。”
“喏!”深感負責重大的馬周、杜荷鄭重的應允了下來。
“好了,政務有賓王、杜荷,我放一百二十個心。接下來就是軍事方面的事情了,這是我們此行的重中之重。”
這攻伐高句麗,不比攻伐東突厥。
東突厥位於蒙古高原、蒙古大草原,生活習性綜合了遊牧、農耕各自的優點,所佔據的疆域很適合騎兵的突馳衝殺。攻取東東突厥,自然也以騎兵為主。打東突厥靠的是騎兵的機動,大唐的騎將數不勝數,騎兵的素質戰鬥力,毫不遜於草原騎兵,這徵調起來自然快很多。
遼東三國不論是高句麗還是新羅、百濟都靠著大海,這攻打沿海的國家,水軍是必須的。而水軍向來的大唐的疲弱之處,這點亦毋庸置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