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3章 醫者仁心,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多識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當今的大唐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孫思邈還未來得及開口,秦風便自問自答道:“鬥米四五錢,馬牛被野,民物蕃息,吏治清明,民生富裕,這點不假吧!”

“嗯!”孫思邈應了一聲,點了點頭。當今的天下比前朝確實好上不少,百姓安居樂業,而國家的政策也是條條利民,李世民愛民之心,不說後無來者,可縱觀歷史,像他這樣的明君、仁君真是寥寥無幾,要不然他也不會每過兩年便到宮中給李世民、長孫皇后,以及龍子龍女們檢查身體了。

“那我再問,現在的太平盛世是怎麼來了?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是打出來的,是當今的陛下,是李靖李尚書、李存恭大將軍、李績大將軍、尉遲大將軍、程大將軍、我父親,以及萬萬千千無名英雄的功勞,也是數十萬大唐將士用命,用鮮血換來的。他們是創造和平的英雄,面對這些英雄,難道孫大夫不應該為他們貢獻一點力量?我大唐最近確實連年發動戰爭,但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保一方平安,為了仰止異族的坐大,保護我華夏的根?”

“五胡亂華,是前車之鑑。異族人都是豺狼,一但壯大,必將南下,千年來可有變過?自古以來,北患又何時少過?周之犬戎,秦漢之匈奴,前朝之高麗、突厥,現今之突厥、高麗、吐谷渾莫不視我中華大地為他們的後花園,一旦中華大地衰弱,他們就會縱馬行兇,將我漢人視為可食之兩腳羊,其行之殘暴天人共知。可如今我大唐為何要發動戰爭,為何要主動出擊?其目的就是為了給我中華兒女的子孫後代建立一個和平的環境,陛下發動戰爭,也是希望長痛不如短痛,希望用一代人的犧牲,換取幾代、幾代的安寧。現在突厥分裂,突利可汗降唐,頡利可汗遠遁,也是因為戰爭,是因為我大唐近年來的謀劃,是我大唐好兒郎的英勇換來的,唯有打敗了突厥,這才保護我北方的安定,讓我大唐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您周遊天下,應當知道突厥人是何等的兇殘,對於這些畜生一樣的東西,我們又何必與他們客氣?”

“孫大夫,有一句話不知你可曾聽過?上古弧矢之利,黃帝湯武鹹用干鏚以濟世也。恃武者滅,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這是魏武帝曹操在《孫子略解》上的話,只是讓秦風縮減了。

“干鏚”就是武器,就是兵。說的就是在黑暗的亂世,百姓痛苦不堪。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用武力恢復秩序,就是要“用干鏚濟世”!並且表明若只求軍事力量的強大,而不鞏固發展,國家必不長久,同樣的道理,只求文治,而不求發展軍事實力,國家也不長久。以文治國,以武保國,雙管齊下才是長久之道。

秦風慎重的對著孫思邈拜了下去,誠懇道:“孫大夫,我秦風希望你能為一個個為大唐奮鬥,為太平天下而戰的將士的安危著想,以您生平之所學,以您的醫者仁心,盡力挽救這些為了天下安寧而無怨無悔的年輕的生命吧!您醫者之心,治病救人,行善天下,為何不願救這些國之英雄?”

孫思邈聽到這一番話,心中有如一聲聲黃鐘之聲震耳:這些話,這一句句的金玉良言又與自己老師,在自己出師時說的何其相仿。記得那時老師言道‘醫術有成,遂救人而無善惡,可救一善人等於活無數人等,而救一惡人等於害無數人等。不可不察,慎之!慎之!’師傅之言,尤在耳畔,今日自己卻不願意救那個保家衛國的英雄,是何道理?

當即又慚又愧,忙扶起秦風道:“秦大將軍今日一席話讓老夫醍醐灌頂,如撥雲見日。這千錯萬錯是我的錯,是我當年受楊廣影響過大,沒有分清時勢,以致說出沒心沒肺之語。唉,若不是大唐將士的拼殺,又哪有今日的太平盛世?所以……我決定了,將我研究的一些醫治常見病的常見良藥一併獻出來,獻給大唐,以作備用。”他說做就做,當真從揹簍裡拿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