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1章 成王敗寇,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覺那就是馬尿一樣,這酒還是中原的過癮,瞧者政客氣息十足的李世民,想著如果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所有人都酒盅丟在地上摔個四分五裂,那種場面才叫一個壯觀。

不過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酒盅大多都是各地籌集起來的,用了還要還回去。

現在的大唐王朝只是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的開端,王朝上下窮的叮噹響,哪會幹那麼奢侈的事情。

李世民著重嘉獎了李靖、秦風、李績三人,領著他們一併進入長安城。

寬闊的長安城的朱雀大街左右聚集滿了為官看熱鬧的百姓,在李世民領著凱旋之師出現的那一刻,歡呼聲登時如同山呼海嘯一般的響起來。

但是這一次感覺格外的不同……

秦風之前經歷的彷彿更像是作秀多一些,百姓麻木、漠然的看熱鬧,而真正歡呼雀躍的都是那些有權有勢,生活滋潤的大富之家。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周邊的百姓也跟著舞動著鮮花,帶著嘶聲裂肺的呼喊,似乎發洩著自己的喜悅:他這離開了兩年半,似乎變化很大!

確實如他察覺的一樣,李世民在他離開長安的一年多時間裡,在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幫助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治理天下:他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重視百姓的生活,選賢任能留心吏治,以防止貪官汙吏。在政策上以農為本,以商輔之,厲行節約,還完善科舉制度。這大亂之後,本來就是民心思定的時候,李世民採用的制度又極其合理,堅固百姓生活,大大的加強了唐朝的穩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作為國都的長安,受到的好處是首當其衝的,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國都百姓歸心。

對於大唐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他們與有榮焉,不在是看熱鬧的心態,將自己視為大唐子民,由衷的歡喜。

貞觀之治的風貌已經初步體現在這國都之中。

在長安百姓的一路歡送之下,以李世民為首的浩瀚隊伍由承天門進入宮中,前往太廟、太社告奠天地祖先。

古人對於祭拜天地祖先視為一件神聖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說。

但凡出征凱旋,逢年佳節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秦風作為後世人,有些不喜歡繁雜的禮節,但是古人重禮並不是全無因由,盲目的尋求禮法。他們的每一個禮節,都有一定的意義,都能體會古人在道德上的重視。反觀後世少了禮節,少了禮法,論及文明素質,修身養性的素養,現代人與古人相差何止千里。

奠天地祖先因為重視,也由此顯得格外莊嚴肅重。

上香祭拜,敘事問好,每一個環節都要誠心對待。

祭祖完畢,已經過了正午時分。

接下來也是最為關鍵重要的一個環節獻俘儀式。

這獻俘儀式自古就有之,兩週遺留下來的記載中就包含著無數獻俘禮節。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衍變為一個習俗習慣,唯有在取得盛大戰果的時候,才有必要舉辦獻俘儀式。

唐朝自立國起,也只有武德四年,李世民攻略河南,力擒王世充、竇建德兩大梟雄,一統中原北地舉行過獻俘儀式。而今李靖、秦風他們攻滅突厥取得的戰果比之李世民當年的大勝,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獻俘儀式也格外隆重盛大。

此戰遭受俘虜的突厥酋長、左右廂察、左右賢王、十六設以及所有突厥貴族,都要以白練捆縛跪拜與太廟、太社面前。先向天地祖先請罪,而後還要前往承天門瞪順天樓接受獻俘。

一切依照禮法來定,李世民在承天門順天樓前楹當中設帳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獻俘將校在樓下左右班立,樓前稍南設獻俘之位。百官到齊後,侍臣將班齊牌用紅絲繩袋提升上樓,報知皇帝。皇帝就座,百官三呼萬歲行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