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太守,怕有人不服。陛下若是有心,可先讓他接任遼東長史、暫居副職,而不設正職。待觀其後效,若今年冬天及來年開春春荒時,遼東饑民安排妥當、並無百姓因青黃不接而頻頻餓死,則說明糜竺政績斐然,到時再將其轉正為太守。若是賙濟墾荒饑民不力、再撤查也無妨。”

李素這麼說,也是為了顯得儘可能大公無私,看療效給官職,皇帝也更容易相信。

劉宏果然頻頻點頭,覺得李素的建議非常老成持重,又很符合實際情況需求。

李素見狀,這才最後悄悄補上一句殺手鐧:“陛下,而且糜竺之前就多有創見之策,覺得遼東因為久飢,按尋常徵收賦稅之法,恐怕朝廷多年難以有收入。

所以他覺得既然有富商幫助官府統包統籌開荒,則百姓稅賦也應嘗試統包。他曾經算過,若是由他統包遼東稅賦,可以每年給朝廷五千萬錢。”

劉宏眼神劇烈地一亮。

臥槽!邊遠地區的太守,好多都年年給朝廷的稅收缺斤短兩了!

遼東那破地方,按照實打實足額收一點都沒折扣,估計也就四千萬,糜竺報五千萬,顯然是把新流民都算上去了。

但正常的朝廷稅收,新流民前兩三年也是會想辦法不交錢的!糜竺這豈不是每多一個人口就當年足額繳稅了,這是什麼效率!

要知道劉宏賣了這麼多年官,相當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在稅制崩壞,賣官錢其實有一部分是折抵了“包稅款”——我也不管你上任了能搜刮到多少,只要你給朝廷一年交兩千萬,收不上來稅朝廷也就認了。

糜竺這個投名狀,可是比直接給買官錢修宮錢還好聽得多。人家是以副業大商人的身份,搞包稅制,給的是包稅款。

劉宏一拍床板:“好!這糜愛卿果然有桑弘羊之才,所謂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此之謂也!這便先授他遼東長史、待來年春荒若百姓果然安妥,便立刻正式加為遼東太守!蹇碩,先把兩道旨意都擬好,到時候別忘了。”

蹇碩:“是,奴婢這就去辦。”

糜竺這是相當於前前後後給了劉備三個億、又給了皇帝五千萬的破例買官錢(正常資歷夠的人則是隻要兩三千萬就夠了),一共花了三點五個億,才當上了永鎮遼東的土皇帝。

當然,還搭上了自己的兒子給劉備做人質,妹妹給劉備做婢妾,相當於也是人質。

安排好文職之後,劉宏很快又想到遼東的兵事:要防止劉備的殘餘勢力架空糜竺,肯定不能把忠於劉備的遼東軍私兵繼續留在那兒。

而且,要驗證糜竺試用期內百姓是否過得好、有沒有拿不到糧食借貸而大規模餓死、到時候能否轉正,都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朝廷空降官員來監視。

劉宏智商是不低的,做了這麼多年皇帝也懂御下之術。

他稍微想了想,就決定任命一個遼東屬國都尉過去,主持遼東的軍事,順便監視糜竺和驗證糜竺的試用期工作情況,也好把關羽張飛那些人調走。

不過,這種問題他顯然不會再問李素或者盧植了,問李素問出來的人選劉宏也不信任。

皇帝就是要全面聽取。

所以,劉宏僅僅是稍微思索了一會兒,就問蹇碩:“蹇碩,京師北軍、西園軍、司隸諸衛,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能任遼東屬國都尉?最好要知兵,品秩相差不大,籍貫、履歷也適合到遼東做事,瞭解情況適應水土的。”

蹇碩恭恭敬敬聽著訓話,把皇帝的要求一一在心中梳理了一遍。

這蹇碩好歹也是當了好幾個月上軍校尉的人,對於中央的軍隊和將領都比較熟悉了,思前想後,他悄悄附到劉宏耳邊低聲建議道:

“陛下,奴婢以為,旋門都尉徐榮,大致符合陛下的要求——徐榮此人,祖籍遼東玄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