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渾身顫抖,感到羞辱至極。看到他們如此,楊太后心中起了一種異樣的快感。她舔了舔唇瓣,語調高昂的道。
“難道不是嗎,一個個口呼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實際上呢,卻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對民生國泰視而不見,對徵款賑災行為極力阻撓不說,還時不時的跳出來、以各種可笑的理由請求加稅,難道還不讓哀家、讓皇帝感到噁心嗎!
對,哀家承認你們所說政事歸於六部,公論付之言官不錯,但如此做真的就能讓大明從此欣欣望治了嗎。說是一心一意為國為民,建議重視農業工商、取締礦稅,方才為體恤百姓。可你們東林黨人能否告訴哀家,體恤百姓是不斷加收農業稅,減免工商稅,免除礦稅嗎。哀家重工商稅輕農稅,你們就生怕會動了你們身後之人家族的利益,一個勁的叫囂、重商而輕農乃是滅國之道。你們能不能告訴哀家,糧乃立國之基,明明輕農稅是讓百姓們毫無後顧之憂的大力種糧,穩固大明的基石,怎麼到了你們口中就成了滅國之道了!
哀家曾說過魏公雖為宦官、品行雖有瑕疵,但卻一心為國,算是忠心之人。當時你們也齊表示哀家說得沒錯,甚至提議給魏公修祠堂。結果魏公一死,你們東林黨就開始迫不及待叫囂讓清理閹黨。說施卿能力平庸、不堪為輔。
哀家承認施愛卿能力不出眾,比不了你們滿肚子的才華,但哀家還是願意重用施卿,不願意重用你們。因為什麼,因為哀家放心施卿,不放心你們。你們口口聲聲說自己的一言一行皆為了這個哀家,但哀家卻從來沒有從你們的言行舉止中看出這點來。口口聲聲說愛國,卻不斷和其他黨派的人懟、不斷的上書奏言讓取消或者降低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卻獨獨留了農稅不說取消、降低,反而不斷鼓吹加收。
你們為了什麼別以為哀家心裡不清楚。哀家就噁心你們這種打著為國為民旗幟、做的卻都是泯滅良心的行為。”
楊太后才懶得管堂下的這群文武百官臉色如何,也懶得管她所說的這些話傳開後,東林黨人的名聲會差到什麼地步。反正他們不是代表的百姓,而是江浙一代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就算他們被天下的言語誅心而死、遺臭萬年又關她何事,就如她所說的那樣,楊太后清楚的明白著東林黨人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什麼,說白了,不過是想讓大明的財政收入來源變得單一,從而如他們和他們身後之人的意,讓朝廷收稅只能從普通的農民上收取、確保他們私人的利益。
外公啊外公啊,當初你怎麼就沒有將東林黨一系全部連根拔起,以至於讓他們死灰復燃,以至於還想有掌控朝廷、讓朝廷成為他們一言堂的一天!
這一次...
呵呵......
楊太后狠厲一笑,
哀家定不會再放過他們存活於世間,寧願錯殺一千,也不願他們有一人繼續大義為表的做些噁心事兒。
作者有話要說: 下午還有一更,o(* ̄︶ ̄*)o麼麼噠~
☆、第一百零六章
所謂明亡於東林就是基於此, 東林黨人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 使得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再加上當時處於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 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以至於大明亡國,而後金那一撥人則趁機撿了便宜。
宋之一朝,國力雖說羸弱,但國庫豐盈,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根據史書記載,那時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 海外貿易發達, 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因此宋朝時國內稅收最高時可達1.6億貫, 其中商稅就佔了百分之七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