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防禦的藝術,亮劍開始的抗戰,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86勒貝爾步槍的出現意味著那些使用黑火藥的槍械已過時,各國亦開始改為專注於研製和採購發射無煙火藥的槍械。勒貝爾步槍發射8x50毫米的全全屬外殼步槍子彈,載彈量為8發,並以內建彈倉供彈。除此之外,它還可配備一種長針型的重劍式刺刀以應付白刃戰。抗戰中滇軍中有所裝備。

李﹣恩菲爾德步槍,英軍1895年裝備。口徑0.303英寸(7.7毫米),彈容十發。是理論最快射速栓動步槍,10發6.5秒。

在打運動戰時還好,騎兵可以出其不意的以較短的距離發動衝鋒,可是到了塹壕戰時期,騎兵既跨不過鐵絲網,就無法頂著重機槍的火力衝上敵方陣地了。就算衝上去了,還會有數不勝數的步槍子彈與輕機槍子彈伺候。

就這樣,一戰中騎兵們完全不願意執行一次必死無疑的行動,指揮官們也不會蠢到讓騎兵去送死。

從1914年末到1915年初,西線的戰爭形勢由運動戰轉化為了塹壕戰,從這兒開始,西線的騎兵就坐上了“冷板凳“。不過在戰爭剛剛開始時,騎兵就完成了亮相,沒錯,僅僅就是亮相。

在1914年9月6日的一場營一級的戰鬥中,英國第九騎兵團負責進攻在前面偵查的德國一支騎兵隊,當中發生了打破常規的事。

在這場戰鬥其中一場小戰鬥中,一支大約70名德國騎兵負責對付英國的一支徒步的騎兵隊。

沒想到德國騎兵在衝鋒時就吃了許多槍子,對面的老李射速就比較快,加上一挺機槍的火力,進攻方的人非死即傷。

到了幾天後,一支百餘人的英國騎兵部隊負責進攻德國一個騎兵連的營地,但是在衝鋒途中被發現了,德國人並沒有跨上戰馬、拔出佩劍,而是端起步槍,以及組裝好一挺馬克沁,英國人最終丟下了幾十名同伴的遺體,不得不撤退。後面的西線一系列戰役騎兵都出現了,但是已經沒有什麼大用處了。

在普法戰爭時,騎兵營可以輕鬆的正面突破一個步兵營的行軍部隊。但是到了1914,一個步兵連的重機槍就能把他們擋住。騎兵確實是拿著寶刀或者長矛走向戰場的,只不過到了戰場,他們大部分會翻下馬背,拿著步槍跟著步兵們一同蹲在戰壕裡面。一戰東線騎兵當作突擊、迂迴力量使用。西線只能當作偵查騎兵。

後來,騎兵在馬上對進行射擊,一種叫騎兵步槍武器誕生了,它們的長度比步兵們用的短了不少,而且在後來的時間裡還引領的步槍發展的潮流。其中最有名的還是德國的“Kar98系列“卡賓槍,kar98a騎槍。

日軍騎兵在軍事向西歐學習時也有了發展。到二戰時亞洲戰場每個日軍甲乙師團都有一個千人的騎兵聯隊。丙丁師團有一個四百餘人的騎兵大隊。

而中國騎兵,二戰時除了馬家軍,閻百川也有數個騎兵師。我軍在各地有數個騎兵團,騎兵有突襲時間快,轉移迅速的優點;在華北地區廣受歡迎。日軍還給各地偽軍裝備有騎兵,成建制的有察哈爾省的偽蒙數個偽騎師一二萬人。

視角迴歸戰爭,我西路軍將士在失敗後被馬家軍追殺,敵人用步槍射殺我軍將士;用馬刀砍殺我軍將士;用繩套……被俘的女戰士……牠們犯的罪行說也說不完,寫也寫不盡。血債必須用血償還。馬家軍就是一支用現代武器武裝的古代獸軍,而與日軍的區別只在與沒有集體獸軍的完整思想。

南山陣地的戰壕內正享受著戰鬥前的晚餐。張戎的筷子上穿著二個不大的燒洋芋,繳獲的鋁製飯盒裡盛著滿滿一盒野菜湯。

“這馬家軍的步兵裝備比起這中央軍的差遠了。要是中央軍,先是75山炮再是82迫擊炮炸得抬不起頭來。一個團的輕重機槍和咱一個師的一樣多。”李雲龍開始了他的傳統節目。

張戎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