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黃帝篇(18)
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漢朝黃帝篇(18),神域外傳之穿越三國時期,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47章 漢朝黃帝篇(18)
另一方面,劉徹寵幸姐姐平陽公主家的歌女衛子夫,而陳皇后則嫉妒衛子夫,屢次加以迫害,劉徹遂於元光五年(前130年)以巫蠱為由廢黜陳皇后,遷其於長門宮。元朔元年(前128年),年近三十的劉徹終於得到了第一個兒子劉據,遂於同年立劉據之母衛子夫為皇后[21],六年後立劉據為皇太子。[22]同時起用衛子夫之弟衛青、外甥霍去病來開疆拓土,新設大司馬之職來安置這些軍功外戚。衛青等深知劉徹對竇嬰、田蚡以外戚身份操控朝政、招攬賓客之事恨之入骨,因此行事低調,以“和柔”取悅劉徹,避免觸犯劉徹的皇權。
對於地方諸侯勢力,劉徹一方面以推恩令進一步縮小其許可權與土地,另一方面於元狩元年(前122年)平息了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的未遂叛亂,鞏固了中央對諸侯王的控制。元鼎五年(前112年),因列侯不肯助兵攻南越,劉徹以獻給朝廷的酎金成色不足為由,褫奪了106名列侯的爵位,從而敲打了消極應付中央的諸侯勢力。元鼎五年(前112年)以後,劉徹開始頻繁巡行郡國,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征伐四方
經過漢初幾代統治者的休養生息政策,漢朝的國力在劉徹即位後已相當厚實。而劉徹自即位以來,就一改漢初的戰略防禦政策,積極進取,征伐四方,力圖實現“王者無外”的“大一統”的局面。劉徹開疆拓土的用兵物件首先在南方。建元年間,劉徹兩次出兵閩越,都不戰而勝。這令劉徹頗有成就感,堅定了他征伐四方的意志。他派嚴助向反對出兵的淮南王劉安傳達自己的意思,強調“漢為天下宗,操殺生之柄,以制海內之命,危者望安,亂者卬治”,即漢朝是天下萬國的宗主,具有徵伐四方、扶危平亂的使命,其對外用兵的合法性也在於此。
劉徹最重要的戰略目標是“滅胡”,即消除匈奴對漢朝的威脅。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在建元年間派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與遷徙到西域的匈奴世仇大月氏結成軍事同盟。但張騫在途中被匈奴扣押,逃脫後亦未能說服大月氏聯合漢朝,因此與大月氏結盟“滅胡”的計劃沒有實現。建元六年(前135年),匈奴又派人來漢朝要求和親,朝中分為大行令王恢為首的主戰派和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主和派,經過一番爭論,劉徹採納了主和派的主張,準備再對匈奴韜光養晦一段時間。到了元光二年(前133年),王恢向劉徹提出了馬邑之謀,試圖利誘匈奴軍臣單于入境,在馬邑谷中設伏滅之。劉徹批准,但該計劃因行動不周而沒有成功,王恢下獄自殺。此後匈奴斷絕了與漢朝的和親,更加頻繁地入侵漢朝邊塞。
在這種情況下,主父偃、嚴安等劉徹近臣提議恢復與匈奴和親,以換取國家的穩定。[33]但劉徹並未對匈奴讓步,而是果斷提拔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自元光六年(前129年)以來,衛青等將領連年出塞,大破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建築朔方城,使漢朝在對匈鬥爭中逐漸居於主動地位。元狩二年(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右地,開拓河西走廊,渾邪王部四萬餘人降漢,其後陸續設定四郡(酒泉、張掖、武威、敦煌),隔絕了羌人和匈奴的往來,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衛青、霍去病等將領發動“度幕”作戰,深入漠北,大破匈奴,從此匈奴遠遁,“幕南無王庭”。但漢朝也付出了相當的損失,再加上霍去病在入塞兩年後去世,此後“久不北擊胡”,對匈奴的攻勢告一段落。
對匈奴的戰事告一段落後,劉徹又劍指其他方向,繼續開疆拓土。元鼎四年(前113年),劉徹派安國少季、終軍等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趙興內附。但南越丞相呂嘉不願歸漢,於翌年殺死南越王趙興及其母漢女樛氏,安國少季、終軍等漢使亦遇害。劉徹遂派路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