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寶墩文化,繼續神域外傳,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6章 寶墩文化
寶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寶墩文化”。[2]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展而來的。寶墩文化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陶器製作工藝有所創新,同時還可能接受了來自其它考古學文化的影響。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寶墩文化”。寶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時期的考古文化,寶墩遺址既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將跨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
中文名
寶墩遺址
地理位置
四川成都新津區
所屬時代
新石器時代
發展基礎
營盤山文化
地理寶墩遺址以在成都平原上相繼發現的新津寶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雙河村和紫竹村、郫縣古城村、溫江魚鳧村等六座史前遺址群為代表。當時,古人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也能製作陶器了,主要有繩紋花邊陶、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領罐、寬沿平地尊為標誌。對上述6座古城的發掘與研究證明:它們與三星堆遺址的第一期屬於同期文化,它不僅大大豐富了三星堆一期的文化內涵,能夠再細分為若干期,並且可與以三星堆古城為代表的夏商時期的三星堆文化或古蜀文明相銜接。於是按考古學文化命名規則被稱為“寶墩文化”。
地位寶墩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展而來的。寶墩文化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陶器製作工藝有所創新,同時還可能接受了來自其它考古學文化的影響。
遠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經產生了作為蜀文化源頭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寶墩文化”。寶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時期的考古文化,寶墩遺址既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將跨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寶墩是我們能接觸到的關於成都平原文明起源的最古老章節。4500年前,一支部落遷徙到成都平原,並在這裡留下了文明的痕跡。在同緯度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古埃及,國家和青銅此刻已經出現;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也發現了銅。寶墩人的文明歷程遠遠落在了後面。更令人吃驚的是,考古發掘顯示,寶墩人在成都平原上的800年,並沒有明顯的進步,有的只是週而復始的遷徙。文化特點寶墩文化的6個古城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城址均建在成都平原上河流間的臺地上,城牆的長邊往往與河流及臺地的走向一致,城址均呈長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於防洪也便於設防。其中魚鳧城儲存較差,似乎近於六邊形,其儲存最長的南牆也與附近的現代河流遙相平行。
二是城牆建築都是採用“雙向堆土、斜向拍夯”的辦法,與三星堆古城的做法有明顯的承襲關係。從寶墩、魚鳧、古城(郫縣三道堰遺址古城)三座城址的發掘看,牆基寬20―31米,上部殘寬約7―19米。由平地起建,先在牆中間堆築數層高後,再由兩邊向中間斜向堆築,堆放一大層土即行拍夯,城內側的斜坡堆築層次多,故坡緩;城外側的堆築層次少,故坡略陡。三是城址的格局因地而異。處在成都平原內部的寶墩古城最大,城牆圈面積約60萬平方米;魚鳧城約40萬平方米;郫縣古城約31萬平方米。而在成都平原西北邊緣近山地帶的城較小,而防衛功能更突出,如紫竹古城的城牆圈面積近20萬平方米;芒城和下芒城各約10萬平方米左右,而且這3座城的城牆均分內、外兩圈,呈“回”字形。四是處在成都平原腹心地帶的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