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北朝皇帝篇,繼續神域外傳,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71章 北朝皇帝篇
拓跋珪(371年8月4日[1]~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字涉珪,雲中盛樂(今NmG和林格爾)人,鮮卑族。北魏王朝開國皇帝,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孫、獻明帝拓跋寔之子,母為獻明皇后賀氏。
建國三十四年七月甲戌日(371年8月4日),生於參合陂北。建國三十九年(376年),在代國滅亡後,宣昭帝苻堅將年幼的拓跋珪安置在家鄉,後隨母獻明皇后賀氏寄居匈奴獨孤部首領劉庫仁部落。登國元年(386年),趁亂復立代國,即位於牛川,後改稱魏王,此時的拓跋珪年僅十五歲。對內勵精圖治,實行一系列改革(拓跋珪改革),推動拓跋鮮卑政權進入封建社會;對外擊敗賀蘭部、鐵弗、高車、柔然等草原諸部,並與後燕、後秦爭霸於中原,於參合陂之戰大敗慕容寶,又在柴壁之戰擊潰姚興,為拓跋燾統一北方奠定堅實的基礎。皇始三年(398年),確定國號為“魏”,將國都從盛樂城遷到平城,即皇帝位。執政晚期沉湎酒色,剛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
天賜六年十月戊辰日(409年11月6日)在拓跋紹發動的宮廷政變中,遇弒身亡,年僅三十九歲,追諡宣武皇帝,廟號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諡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廟號為太祖。
本名
拓跋珪
別名
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
字
涉珪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群
鮮卑族
出生地
參合陂北
出生日期
371年8月4日
逝世日期
409年11月6日
主要成就
重建代國、開創北魏;破劉顯、滅劉衛辰、挫敗草原諸部;大敗後燕、後秦;實行拓跋珪改革;設五經博士;奠定北魏中原霸主的地位
廟號
烈祖→太祖
諡號
宣武皇帝→道武皇帝
年號
登國→皇始→天興→天賜
陵墓
雲中金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拓跋珪,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字涉珪,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嫡孫,獻明帝拓跋寔的遺腹子,母為獻明皇后賀氏。
建國三十四年七月甲戌日(371年8月4日)生於參合陂北。
建國三十九年(376年),前秦滅代國,六歲的拓跋珪將要被遷至秦都長安,但代國舊臣燕鳳以拓跋珪年幼,力勸前秦宣昭帝苻堅讓拓跋珪留在部中,稱待拓跋珪長大後為首領,會念及苻堅施恩給代國。苻堅同意,拓跋珪得以留在家鄉。[3]
當時,原代國領地由劉庫仁及劉衛辰分掌,拓跋珪母賀氏帶拓跋珪、拓跋儀及拓跋觚從賀蘭部遷至獨孤部,與南部大人長孫嵩等人同屬劉庫仁統領。劉庫仁原本也是南部大人,拓跋珪等人到後仍盡忠侍奉他們,並沒有因代國滅亡、自己改受前秦官位而變節,又招撫接納離散的部人,甚有恩信。
復國肇基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堅於淝水之戰中戰敗,其後國中大亂,原先被前秦統一的各部族政權紛紛復國,北方重陷分裂。這時獨孤部劉庫仁助秦軍對抗新立的後燕,但遭慕容文夜襲殺害,其弟劉頭眷代領其眾。
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劉庫仁之子劉顯殺頭眷自立,又想要殺拓跋珪。劉顯弟劉亢埿的妻子是拓跋珪的姑姑,將劉顯的意圖告訴賀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