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節,姑娘請自重,賞飯罰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他那副模樣,似乎惱得不輕,她笑得歡樂:“真的生氣啦?”,言罷還頗為好心的安慰:“其實我一樣被我師妹撞見了,不比你好到哪兒去。”

楊晉別開臉不再理會她,只忿然轉身,摔門離開。

屋內聞芊還捧著那個小瓷瓶,自娛自樂地把玩,一副心情甚好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又言風月有時來扔了1個地雷

第十四章

白露剛過,諭旨就下來了,不出所料,唐石革職抄家,即刻押往京城候審。

聖上當年本就是藩王以“清君側”之名北上逼宮登基的,此生自然最為忌諱造反之事,但凡和寧王扯上分毫關係的,幾乎沒有好下場,皆不會輕易姑息。

而把劉文遠搞丟的錦衣衛眾人們算是陰差陽錯將功補過,倖免於難。

抄家是個肥差,大部分攬上這個活兒的官員都能撈上一筆,一時間唐府上下被掀了個底朝天,然而欽差猶覺不足,連當日囚禁聞芊二人的黑牢也沒放過,掘地三尺一般找了一遍。

值錢的,不值錢的全數記錄在案。

但令楊晉感到奇怪的是,遍尋唐府,沒有找到任何調配草藥的工具,那唐石所用的迷藥究竟從何而來?

沒油水的活兒不會有人幹,錦衣衛和當地府衙都犯懶,無人打算深查下去,於是這案子就算告破了,他們一行也從官驛轉移到廣陵的百戶所內暫住。

時節已近仲秋,窗外枯葉紛飛,蕭索而蒼茫的天幕裡時有燕雀掠過。

楊晉正伏在案前寫摺子,提筆蘸了蘸墨,因被院中的腳步聲驚擾,故而朝樓下看了一眼。

這次追捕劉文遠,已在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眼看著抄完了家,趙青便招呼眾人收拾東西帶上嫌犯準備啟程回京,整個衛所里人來人往,很是忙碌。

他瞧了一陣,收回視線接著往下寫。

除了奏摺之外,他手邊還擺了一封信,是寄回京城的,父親和兄長一直都很在意這件案子。從南下到廣陵,楊漸曾來過兩三封家書詢問情況,由於他公務事多擱置許久,到今日才得空回信。

劉文遠已死,唐石被捕,一切似乎順理成章,案件也彷彿到此為止。

但不知為何,楊晉總覺得這個廣陵城並不似表面上那般平靜祥和。

唐石口中那個會保他的人是誰?

寧王蓄意謀反,絕不會毫無準備,莫非京中有人與他裡應外合?

還有城裡流傳甚廣的鬧鬼,某個藏著秘密的樂坊,以及某個人……

好像許多事,他目下所見的只是冰山一角。

猶豫了良久之後,楊晉在文書最後一行寫道:

再留數日,暫不返京。

*

押送唐石的隊伍很快上路了,趙青是此次南下的首要欽差,為確保不再出甚麼紕漏,可謂是裡三層外三層的把人包成了粽子,別說逃跑,連上茅房都有人跟著。

而唐石本人竟也並不慌張,神色淡然,處變不驚,時有閒心看看風景,說是階下囚不太像,反而似甚麼要緊的人物出來遊山玩水的。

如此這般日夜兼程,在秋分這天趕到了百里鋪,地如其名,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遠山近水氤氳繚繞,數十里就這麼一個歇腳的酒家。

一行十來個錦衣衛,將店中客房全包下了,關押唐石的那一間,除了門外安排了兩人看守外,屋中亦有人時刻監視,寸步不離。

雨是在入夜後開始轉急的,瓢潑般打在簷上,驚得屋內燭火搖曳不定。

唐石正在桌上寫甚麼東西,雖說人已被革職,但尚未審訊判刑,以他的身份,眼下還不至於五花大綁,所以空出兩隻手動動筆墨並無不可。

一旁坐著負責盯他的錦衣衛,抱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老婆是工作狂

元夕看燈

快穿好孕,我樂意生子,怎麼了?

蟲蟲小可愛

聽夏

鹿靈

江湖那麼大

語笑闌珊

二十一步

阿香是三號

泡沫

上帝之瞳